中置式止水带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现浇时设置在施工缝、沉降缝、变形缝处,与混凝土浇筑为一体,防止接缝处渗漏。传统PVC止水带采用中间圆孔、两翼端鱼尾状、中间圆孔至翼端均布小突肋的断面型式。在平面和斜坡施工时,止水带下部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往往存在空隙,当混凝土结构缝受力变形拉开时,止水带中间圆孔首先变形,止水带即与混凝土脱离,同时拉长导致厚度变薄,拉力随即传递到圆孔两侧的若干个小突肋,乃至翼端,造成接缝漏水。本文介绍一种新型PVC止水带(专利号:ZL 20I0 2 . 3,其底部为一平面,中间设有圆孔,上表面自中间圆孔到两翼端之间依次均布设一对凸肋和一对垂直向上的翼板,两翼端为平板锚固端,便于施工安装和止水带固定。翼板高度大于等于65 mm,翼板顶端两侧和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翼板凸肋。在平面和斜坡施工时,将“二型PVC止水带置于混凝土浇筑层底部,依靠翼板止水,翼板两侧混凝土易于振捣密实,从而保证了止水效果。“二型PVC止水带不仅施工方便,而且防渗效果好,通过蟒河口水库防渗面板工程实例分析和运行效果检验,认为“二型PVC止水带是岩基上防渗面板接缝最有效、最可靠的止水型式,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中置式止水带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现浇时,设置在施工缝、沉降缝、变形缝处,与混凝土浇筑为一体,防止接缝处渗漏。传统PVC止水带采用中间圆孔、两翼端鱼尾状、中间圆孔至翼端均布小突肋的断面型式,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的PVC止水带存在下述缺陷:在平面和斜坡施工时,止水带下部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往往存在空隙,当混凝土结构缝受力变形拉开时,止水带中间圆孔首先变形,止水带即与混凝土脱离,同时拉长导致厚度变薄,拉力随即传递到圆孔两侧的若干个小突肋,乃至翼端,造成接缝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