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多重风险
在中国宝武集团今年一季度的例会上,陈德荣谈到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他强调,要防范钢铁行业单边下行风险、金融风险和贸易局势紧张带来的风险,要关注企业内部“两金”高企、子公司亏损面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问题。下一步应加大僵尸企业的清理力度,全面推行任期经营责任制,强化现场安全过程管控。
据分析,2017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中国经济稳中向好,GDP增速达到6.9%,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2%,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维持较高增速,支撑了2017年国内钢材需求增长,为中国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钢铁去产能和取缔“地条钢”、环保督查、取暖季限产等一系列因素推动下,大量无效、低效产能退出,钢铁行业供给格局明显改善,全年国内粗钢产量为8.3亿吨,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但是,中国当前钢铁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集中度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中国钢铁行业仍处在长周期的去产能和结构调整阶段。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环境出现不小变数,特别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其“开刀”首选钢铁行业。长期从事钢铁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中国对美钢材出口量已由2014年的340万吨减少至去年的118万吨。即使中国钢铁产品全部从美国市场退出,绝对损失也不会太大,直接影响比较小。但是,间接影响和长远影响不可小视。由于不确定性增加,相关区域的钢铁贸易格局有可能重新“洗牌”,以重新寻求平衡。而中国钢铁业近年来经过“去产能”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调整,初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行业道路,如果内外市场结构变动太大,将不可避免地又会产生新的波动。为此,国内钢铁业应像中国宝武集团这样,一方面深化改革,以企业自身的“强身健体”来应对;一方面也要有宏观意识,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在钢材贸易变局中寻求新的合作共赢空间。
经历了司法重整、凤凰涅槃的重庆钢铁,果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公司4月25日晚间公布的2018年一季报显示,1至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1.3%;净利润3.50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巨额亏损5.94亿元,大幅扭亏为盈,每股收益0.04元,创出了历史同期好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重庆钢铁销售钢材达137.9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33%,增利3.65亿元;钢材市场同比回暖,一季度钢材销售价格3540元/吨,同比增幅达到8%,增利1.02亿元;成本精细化管理初见成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比明显改善,工序内部挖潜降本2.56亿元,吨钢平均综合能耗516.55kgce/t,连续三个月刷新搬迁建厂以来好水平;考虑到矿石、煤炭等原燃料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上升2.09亿元后,一季度销售成本3171元/吨,同比降幅达到4%,增利4721.9万元;司法重整后公司债务得到妥善处理,资产负债率由101.91%大幅降低至32.62%,较去年同期的下降了6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大幅降低,期间费用1.46亿元,同比下降68%,增利3.09亿元。
据了解,重庆钢铁在经过了去年的司法重整和混改后,引进了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实现了技术、管理协同,形成了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从公司治理、产品结构、产线配置、工艺流程、内部管理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质量、效率和动力问题,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公司积极推进企业体制、机制转变,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和制造技术领先战略,提升产销规模、优化产品结构,企业效率和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还确立了“满产满销、低成本、高效率”的年度经营方针,一季度提升基础管理,抓好生产稳定顺行。克服春运期间铁路停装限装、三峡大坝检修导致通航能力受限等不利影响,原燃料保供得力,从总量及结构上满足了生产需求。公司一季度铁、钢、钢材产量分别为134.27万吨、149.04万吨、141.92万吨,全面完成生产任务,钢产量较计划增产约21万吨。
销售工作紧紧围绕“满产满销”的经营方针,精耕细作西部市场,科学构建营销体系,大力推进直销、直供、直发工作,拓展渠道,通过产销协同,保证产品质量、缩短制造周期,优化物流过程,降低运输费用、保证交货期,努力提高产品用户满意度,“三峰”品牌在西部地区知名度与美誉度得到了极大提升,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公司还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及西部大开发建设的商机,天府国际机场及西安丝路会议中心为代表的大型重点光彩工程全部由重钢提供,重庆来福士、恒丰贵阳中心等大型项目绝大部分材料也由公司提供。区域内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桥梁、轨道交通等建设中均有重钢产品的身影,云贵川渝的部分建设用料指定也由公司提供。
云南赣益钢铁有限公司欢迎新老客户来人来电洽谈、本公司专业销售各类钢材、有丰富的库存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