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炉的鉴定方法以及鉴定技巧
第一,形制。宣德炉[2]的形状一般或是方唇、或是圆唇、或是敞口的,炉腹呈扁形向外鼓出炉底一般是钝底圆锥形的三足或是分裆空足。香炉的口上制有炉耳,形状一般为兽形、桥形或者是了形。炉的外底一般都有铭文标识的的年款,年款的标识与宣德年间的瓷器的标识类似。
第二,包浆、色泽。真正的宣德炉包浆自然,浑身充满宝气,光泽温润,而且经久不变。仿冒的宣德炉包浆不自然,呈现出一种贼光,时间久了就会变得暗淡,非常难看。
第三,颜色。古人有云:“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可见宣德炉的颜色非常奇妙。宣德炉采用进口的红铜,经过4-12次的炼制,后又加入金银等数十种贵重金属加以铸造,成品颜色丰富,宝光四现。真正地宣德炉颜色以紫红色为主色调,同时还散发出红、黄、绿、青、蓝、白、金等颜色。根据旧说,宣德炉大体上有五种颜色,佛纸色、褐色、棠梨色、栗壳色和茄皮色,其中佛纸色的作为贵重。有一小部分宣德炉在炉外添上小块金箔,寓意生金,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宣德炉就更加贵重了。宣德炉经过高温表面会出现大量小气泡,冷却后宣德炉的原色不会变,这是因为真品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制作工艺,仿冒品是无法做出的。
第四,铸工。真品铸工非常精细,,质量平均,造型古朴浑雅,是我国铜器铸造的巅峰之作。
第五,磨损。真品宣德炉在明朝宣德年间制作,距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自然有一定的磨损。真品磨损的痕迹非常自然,磨痕也比较均匀。伪造的宣德炉为了让其显现出古老的迹象,往往会经过人为的打磨,制作出磨痕,人为制作的磨痕往往不太均匀,而且极其不自然,这一点行家比较容易辨认。
第六,款识。明朝宣德年间制作的宣德炉的款识大致有四种: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比较有特色的是,宣字的点不过横,德字则比我们日常书写的少一横。而且经过几百年,款识也是会有一定磨损的,那些经过认为做旧的款识很容易辨别。其实还有大量的宣德炉是没有款识的。
哪里收购大明宣德炉成交率高,哪里收购大明宣德炉成交率高
本公司近几年对大明宣德炉市场分析估价:
大明宣德炉--价格:RMB日期:
宣德炉------价格:RMB日期:
大明宣德炉--价格:RMB日期:
大明宣德炉--价格:RMB日期:
西周公前1100年公价格:RMB日期:
假的大明宣德炉图片,毫无疑问,宣德炉颇受市场器重。参与者众,拍卖行情凸显。明代一个大文豪,曾经用浓墨高调夸赞宣德炉,是文房首器。目前宣德炉的市场行情还处于稳健上升阶段。从历史文化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等多方面观察,宣德炉都是首屈一指的藏品。
目前宣德炉的收藏方向是,从低端到中端,再到古玩市场行情。一般是以低端市场为入口,阶梯上升。藏家的队伍不断扩大,存在着大量精品宣德炉出手情况。而从拍卖市场结果分析,近些年来,宣德炉的成交价格从几十万到几百万,2009年全国宣德炉的成交价已经突破了2亿元人民币。
2014年春拍后,明清宣德炉的保藏热度不减,拍卖报价一路稳稳走高。春拍时期,国内外各大拍卖行拍场上,都有明清宣德炉的呈现,经过春季拍卖成果来看,明清宣德炉在拍场上,拍卖成交率颇高,并且有些精品铜炉再创宣德炉类别成绩。据藏家介绍,宣德炉的拍卖报价近些年来是一直在往上走的。
近几年大明宣德炉市场行情价格:
明铜象耳宣德炉价格:RMB日期:
大明宣德炉--价格:RMB日期:
云雷纹三足宣德炉价格:RMB日期:
铜象耳宣德炉价格:RMB日期:
大明宣德炉--价格:RMB日期:
大明宣德炉拍卖1.1亿,大明宣德炉孤品横空出世价值不可估量
据藏家介绍,宣德炉的拍卖报价近些年来一直在往上走。2003年嘉德专场拍卖闻名保藏家王世襄所藏21件宣德炉,共拍出1179.2万元,均匀每件约56万元。其中的20座在2010年匡时秋拍“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悉数成交,总成交额9844.8万元,均匀每件492万元。其中一座“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款“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在2003年我国嘉德秋拍时以166.1万元成交,到2010年深圳匡时秋拍时则以1512万元成交,7年增值9倍。
近日,香港古玩集团拍卖有限公司有幸征集到一款精品铜器“三足桥耳香炉”,藏品口径:9.6cm,高:7.4cm,底径:8.5cm,现藏于香港古玩集团拍卖有限公司。该炉三足桥耳,底下有款“宣”字。有浓厚包浆,十分精致俊秀,实属比较少见。据专家推测,从其器型大小判断,适用于偏房或闺房香炉,精巧至极。此炉设计精巧微妙。据专家鉴定,炉体上部分稍轻薄,炉体下部分更厚重,超强平衡感,放置平稳无后患。从宣德炉的色泽无论是从年代还是工艺来说都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宣德皇帝亲自监督了整个制作过程,并下令从暹逻国口一批红铜。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实为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启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宣德三年利用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年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