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藏品高17.5cm长21cm宽6cm,制于汉代,是玉爵杯和女跪俑的巧妙组合。造型夸张而独特,线条流畅优美,极具艺术张力。爵杯上部基本效仿商周青铜爵,足部以一女跪俑代替,女俑低头垂目袒胸,双腿合并,身体前倾,双手交叉背于身后,腕部被绑缚,形象写实生动。被绑缚的女俑背负着巨大的爵杯,是“忍辱负重”这词语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反映出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男权扩张,女性处于底下和被征服的地位。
和阗玉属透闪石一阳起石矿族,较其他地区出产的这一矿族玉料而言,和阗玉三在色泽、藏量、实用效果方面都有显著优势。栾秉墩先生存《怎样鉴定占玉器》一书中写道,新疆和阗玉产地有9处,莎车一塔什库尔下地区有叶尔羌河、密尔岱山、玛尔瑚普克山3处,和田一于田地区仃4处,且末地区有2处,和阗玉有坚硬且柔细的特点,是清代宫廷使用的最主要的玉材。
现存清代宫廷玉器中,和阗玉作品超过万件,品类齐全,包括了宫廷玉器的绝大多数品种,既有上万斤的玉山,又有精小的佩饰,形成了完整的宫廷玉器系统。
玉爵杯鉴定出手的公司,咨询电话:(陈先生)
玉爵杯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玉爵杯-----价格:313万 日期:
高古玉爵杯一对价格:192万 日期:
玉爵杯-----价格:328万 日期:
明玉爵杯---价格:444万 日期:
清玉爵杯---价格:247万 日期:
玉爵杯-----价格:328万 日期:
玉爵杯-----价格:281万 日期:
玉爵的柱子,和阗玉是清代宫廷玉器发展的支柱清代宫廷建立了庞大的消费系统,生活用品的使用涉及到了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玉器作为一个独立的工艺美术品种,出现在宫廷典章制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宫廷玉器体系,而支撑这一体系发展的则是新疆和阗玉。
首先,和阗玉是宫廷玉器的主要材料。清代宫廷玉器,就其来源而言有三个重要部分:明代的宫廷遗玉,各级官员的贡入,宫廷组织生产的玉器,明宫遗玉属明代玉器的精华,可以证明,在明代,新疆和阗玉料已经成为玉器生产的主要材料,明宫遗玉自然是以和阗玉料为主体的玉器群,经分析,明宫所遗明代玉器,多为和田青、白玉作品。
在中原地区的遗址发掘中,不时也会有跪立玉像的出土,如殷墟,但这些跪立玉像身上都有衣服蔽体,而且他们的身份比较高贵。然而这女跪俑却是赤身裸体,而且是双手不能动荡,与2001年,四川金沙遗址出土了12件男性跪立石像比较相似。
这跪着的女性到底是什么身份?缘何赤身裸体地跪立着?谁绑住了她的双手?给人以无限暇想。而这个女跪俑从造型看,明显受外来文化影响,这对于古代历史研究可谓很有价值。并且其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也绝对不容小觑的。
清朝白玉爵杯,许多作品上带有“乾隆年制”款,乾隆之后,云玉仍不断贡人.匠人将其中较绿的玉料取出,制成首饰、佩玉,其余部分再视体积设计成器,目前清宫遗玉中有除小型首饰外的云玉作品仅数百件,在数量上远较和阗玉作品为逊。
岫土属蛇纹岩类玉材,国内产地较多,以岫岩县所产最为出名.又称岫岩玉。岫玉有多种色泽。硬度低于和阗玉与云玉,透明度略高。在清宫使刚的玉器中,岫岩玉占有一定的数量,这类玉材多为白色、青色,作品主要有建筑饰件,如乾隆做太上皇时所住宫内外东路乐寿堂。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不乏有玉矿的贮藏。占往今来,人们把各种玉材加工成器物,赋予它们艺术生命,形成了传统的玉文化。和阗玉属透闪石矿族,可以确定,很多地下的透闪石玉在古代已开始使用,成为古代玉文化的发展基础,尤其是新疆和阗玉,在中国玉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仅就和阗玉与清代宫廷玉器的关系进行初步讨论。
八月底在多伦多的拍卖会藏品征集即将结束,能乘此东风在最后时刻赶入皇家国际展厅的珍宝可谓幸运之至,这对金包玉女跪俑爵杯便是其中代表性的一员。其造型之独特、工艺之精美、用材之奢华、年代之久远、品相之完好,令所有见到它的人都为之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