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至和年间(1054~1056年)所铸。仁宗即位之初,四川一直通行铁钱,由于铁重值低,大宗交易不便,于是从天圣二年(1024年)开始,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
李佐贤在《观古阁续泉说》中云:“至和重宝‘虢’字钱,鲍康所得者
至和重宝至和重宝,‘和’字在右,海丰吴氏所藏,‘和’字在穿下,‘虢’字均在背穿上。”又袁寒云说:“至和重宝折三背上‘虢’字,宋泉纪地始于此,绝罕见。”清代获藏此珍泉者,仅鲍康一枚,后赠刘燕庭,另一枚海丰吴氏得之。民国仅董康、中村孔固亭(日本)、戴葆庭、张叔驯、陈仁涛等名泉家获藏此珍泉。改革开放后,网上曾见有至和重宝背“虢”折三铁母铜钱露头,只一枚开门,我却难断为真。故此,可见至和重宝背
专业至和重宝拍卖热线,咨询电话:(张经理)
至和重宝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北宋至和重宝铁母价格:468万 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坊”字版折三---价格:142万 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坊”字版折三---价格:146万 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铁母价格:389万 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铁母价格:233万 日期:
至和重宝背“虢”折三铁母-----价格:323万 日期:
至和重宝折价格:312万 日期:
至和重宝折三,回家后我立即翻书找资料经我仔细鉴定后该枚铁钱是宋仁宗至和年间铸面文真书直读直径3.64厘米厚0.41厘米重21.3克穿0.74厘米穿口拔模度较规整背穿上“虢”字因生锈严重字迹不太清晰在当天所查找的钱谱资料上却没记载此钱币。
该钱钱文字体规整,制作精美,字形深峻,钱体通体锈透,不容易剔落,包浆自然,钱体大、厚、重,声音厚重,沙哑,无转音,凭我多年收藏古币的经验来看,该币属真品。当时心想自己的藏品中无此币,今天能碰到是缘分,一定要收集到它。此后我问对方该钱币要价多少,他说:“这枚铁钱在钱谱中未见记载,应为好钱,你要的话就1600元。”最后在双方的协商下,我以800元购入该铁钱,出这个价买下时我心里也没谱,为填补我收藏的空白就买下了。
咸丰重宝当十价格,第二天,我重新仔细查找资料,结果在《历代古钱图说》一书中马定祥大师曾批注:“至和重宝背虢字,铁者未见,应亦有之。”说明该古币历史有过记载,但无实物面世,今将该币介绍给诸泉友,愿与大家共赏。
仁宗善书法,曾写过多种钱文,所写的飞白书,体势遒劲,颇具功力,在宋代皇帝中,堪称首属。
回家后我立即翻书找资料,经我仔细鉴定后,该枚铁钱是宋仁宗至和年间铸,面文真书,直读,直径3.64厘米,厚0.41厘米,重21.3克,穿0.74厘米,穿口拔模度较规整,背穿上“虢”字因生锈严重,字迹不太清晰,在当天所查找的钱谱资料上却没记载此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