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龙山文化玉璧怎么鉴定真假

  • 发布时间:2018-05-01 13:40:15,加入时间:2015年07月11日(距今3610天)
  •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国际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北京雅臻艺术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罗经理,手机:18458304773 电话:18500868789

  有一位也是“好古成癖”的友人,曾在海外收藏家那儿购得一件十分特别的玉器,形似清代名家吴大澄在《古玉图考》所示的“玉璇玑”。吴氏定名为“璇玑”,意指用美玉造成的观天象仪器之一,疑为浑天仪中的“转轮”。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曾引起中外古玉专家的争论。

  古玉在拍卖中价格屡创新高,特别是乾隆玉更是精美绝伦,致使一部分人只认古玉,觉得古玉比新玉更有升值空间。其实这要综合来看,如果古玉没有很好的题材和历史内涵,其价值不一定比新玉高,一些现代玉雕大师的作品也屡创拍价新高。

有收购龙山文化玉璧的吗,咨询电话:(陈先生)

龙山文化玉璧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雷纹龙凤出廓玉璧价格:254万     日期:

龙山文化玉璧价格:133万     日期:

龙山文化玉璧价格:244万     日期:

龙山文化玉璧价格:383万     日期:

龙山文化玉璧价格:251万     日期:

龙山文化玉璧价格:459万     日期:

龙山文化玉璧价格:114万     日期:

  龙山文化问题,何况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古玉仿品,红山文化玉龙,龙山文化玉龙,良渚玉琮、玉璧,汉代玉璧、玉剑饰等,作伪水平都相当高。很多人在鉴定时主要看玉器的沁色,认为有沁色就说明在地下埋藏时间久,其实不然,自然形成的东西,人也可以做出来,例如用火烧玉,可以做出“鸡骨白”,把玉缝进羊腿或狗肚里,可以做出“血沁”,放在乌梅水里煮,可以冒充“水坑”,煮过后迅速冷冻,可以产生“牛毛纹”,这些沁色作伪的手法,藏家很容易打眼,购买时一定要仔细鉴定。

  上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辛先生认为玉璧是仿“天圆”的创作。笔者认同张教授的观点,因为作为居所相对稳定的农业民族,华夏民族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天是古代先民最为信奉的自然神。为了祭祀上天,以求其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就选择了玉这种美丽的石头作为与上天沟通的媒材,并用之向上苍行礼。当然,除了给上天送礼外,他们还要打点各方神祇,让其满意,如《周礼·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先民们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就创造出与“天圆”相仿的玉璧,以表达对神秘莫测的上天的敬仰,沟通天人。

  故宫藏汉代长乐玉璧,玉璧大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历经商周、汉至明清均有发现。早期的玉璧在东北的红山文化、西北的齐家文化、中原的龙山文化及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中,均有发现,其中尤以良渚文化为最多,比如在许多大墓中常出土达几十件之多。此时的玉璧一般器形较大,尺寸多在10厘米以上,制作上不够规整,虽然打磨较亮,但多数都光素无纹。商周时期,玉璧成为了贵族统治阶级专用的礼器。

  玉璧的基本形态是在一圆形扁平的玉片正中穿有一圆形孔。按照传统的说法,此孔称之为“好”,而孔周围的边称之为“肉”,只有“肉倍好”者方谓之“璧”,也就是“肉”的长度恰是“好”的长度的二倍才被归入“璧”的范畴,反之则为“瑗”,如果两者正好相当,则称之为“环”,即“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尔雅·释器》)。可是人们都知道:在考古发现中,严格遵守“肉倍好”的玉璧少之又少。因此,一般只要“肉”的长度大于“好”的长度,我们便称之为“玉璧”。

  商代的玉璧多是素面无纹,风格古朴大气,周代的玉璧则是大璧无纹,小璧则雕琢有龙、凤、鸟纹等精美的纹饰,线条自然流畅,动物造型柔美。从战国时期至两汉,由于礼制衰落,玉璧开始大量被用来作佩饰玉和殓葬玉,一般佩戴用的玉璧尺寸较小,殓葬用及作为礼器的玉璧稍大。战国玉璧的装饰纹饰丰富繁杂,前期流行蟠螭纹、勾云纹等,后期以谷纹、蒲纹和龙凤纹、兽纹为主,还出现两组到三组不同纹饰带状布局的组合纹饰。此时还出现了一种雕刻技法叫“游丝毛雕”,其细阴线能刻成像毛发一样细而流畅,被誉为战国玉雕的绝技。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