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是对铸造于民国初年镌有袁世凯侧面头像壹圆银币的一种俗称。因其首铸于民国三年,又有称“民三”者,此类别称由来已久。作为民国军阀银币的领头羊,“大头”系列对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袁大头”银元的诞生,也是银元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和提高个人政治地位而发行的银元货币,因这些银元铸有他的侧身图像而得名。
据了解,今年5月,上海2014拍卖会的古钱、银锭、机制币专场上捷报连连,一枚广东七三反版7.3钱银币以92万元高价成交。在目前市场上,即使是普通的“袁大头”,也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百元左右涨到现在的几十倍,升值幅度颇大,一些品相好的更是不用说了。
2018年袁大头三年银币如今的价格,咨询电话:(石总监)
袁大头三年银币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民国十年袁大头成价格:128万 日期:
中华民国袁大头壹圆钱币一组---价格:387万 日期:
民国十年袁大头成价格:375万 日期:
中华民国袁大头壹圆钱币一组---价格:279万 日期:
袁大头三年银币价格:232万 日期: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价格:159万 日期:
袁大头成---价格:417万 日期:
280万袁大头三年银元,造币分厂陆续铸造,由于其银两分量足、信誉好,成为民国时期乃至往后更长时间中国各地大量使用的通行货币。”此枚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品相也较为完整,收藏与升值空间极大!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正式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币,因币上铸有袁世凯侧身头像,故民间俗称‘袁大头’。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铸造量较少的版别有:“O”记版、粗发版、三角圆版、开口贝版、加铸“甘肃”两字版、背双星版、大胡须版、大耳朵版等。‘袁大头’银币共有四种面值:壹圆、中圆(五角)、贰角、壹角,其中最常见的为壹圆‘袁大头’,所以俗称的‘袁大头’主要指壹圆袁世凯头像银币。‘袁大头’由天津造币厂首先开铸,其后南京、广东、武昌、甘肃等地的
袁大头银元民国三年造,一枚小小的古钱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如今遗传在世的精品古钱币虽然并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币价值却是不菲。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袁大头”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目前民间留存的“袁大头”数量已经不算太多,而且银属于贵金属,收藏风险较小,非常适合投资和收藏。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银元是舶来品,它初入中国,大约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则在清乾隆年间以后。市面上有像三帆银币、竹子银币、甘肃造袁大头等一些发行较少的银元。其中流传最广、影响、存世最多的银币品种可数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银元”。
接着,福建、湖北、浙江、四川、贵州等十几个省相继建立铸币厂,以广东银币模式为准,大批量生产,从而使机制银元迅速在全国普及。辛亥革命胜利后,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孙中山开国纪念币”,正面为孙中山头像,这就是后来称为“小头”的银元。民国三年,民国政府公布国币条例,铸造袁世凯像银元,这就是“袁大头”的来历。民国22年(1933年)3月,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铸造了民国22年、民国23年“船洋”,正面是孙中山头像,背面是两只帆船图案。这几种银元成为民国时期流通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