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文化岫玉平安佩,器缘略有残缺,有绺,腐蚀,器身正而微凸并打磨光滑,璧内外缘磨薄,通体素面无纹饰,因此可称素面玉璧,因其尺寸较小,按明清所律也可称其为平安佩,其色黄绿中泛白,且有白色絮状物和稀疏的黑点.透明度虽不高,其温润的玉质却让人爱不释手。
和以往欣赏书画作品不同,本月“零距离赏宝”活动展出的是良渚文化随葬品,包括青玉璧、方玉锥形饰、玉串饰、玉镯、单孔石钺、双孔石刀、石矛、贯耳壶、盘形豆、陶鼎,共十件,皆为代表性器物。
下川文化古玉图片及价格,咨询电话:(陈先生)
下川文化古玉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下川文化古玉龙价格:412万 日期:
下川文化古玉神兽珮价格:498万 日期:
下川文化古玉琮价格:232万 日期:
下川文化古玉钺价格:139万 日期:
下川文化古玉兽面珮价格:423万 日期:
青黄玉柿蒂纹球形盖盒壹对-----价格:141万 日期:
下川文化古玉琮价格:287万 日期:
红山文化古玉价格,切、磋、琢、磨是治玉的步骤,作者以此比喻君子精进学问、砥砺品格的方法。而且这个美男子以玉为配饰,他的品格也“如圭如璧”一样庄严高贵。此诗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人们对玉内外兼美的一种崇尚。
制作这么多的玉器,玉石从何而来?考古界初步确定良渚文化所制之玉器,是就地取材,以其文化地域内江苏省溧阳小梅岭所产的玉石为素材。日本著名考古学家林巳奈夫认为良渚人对玉器进行精雕细琢,在玉器上刻画图案的工具是钻石。
古玉文化,下川文化玉器作为中国玉文化史中独具特色、极具研究价值的一类史前玉器遗存,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从文化传统的最深处来领悟中华文明之源远流长。
下川文化玉器的加工制作采用片切割方式“开玉”;使用砂岩质磨具磨制成型;采用线锯切割方式去料;使用大小圆盘状具加工沟线;采用桯具、管钻或掏搅的方法钻孔;使用木质加解玉沙或细砂岩对玉器进行磨光;采用动物毛皮进行抛光等多种工具和方法。
《诗经》中有一首赞美男子的诗——《国风·卫风·淇奥》,连用多个比喻形容这个美男子的高雅庄重:“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这个高雅的先生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这个高雅的先生真是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这个高雅的先生真是君子,青铜器般精坚,玉礼器般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