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日伦敦苏富比春拍,12.5厘米宽的哥窑洗在著录中被确定元代制品,以99.325万英镑拍出(约合1011.33万元)。宋代名瓷数量稀少,民间收藏品多沉淀在大藏家手里,再现机率不大,而且流通的周期也随着流通量的递减而加长,可谓进入了可遇不可求的阶段。当五大名窑器也成稀缺品,青睐高古瓷器的藏家将目光转向了龙泉、磁州、耀州窑制品,相信未来这三大窑系的制品会迎来一个不错的交易期。年中国市场龙泉窑、磁州窑瓷器行情不错。辽、金时期瓷器拍场仍然鲜见高价品。元代青花瓷向是市场热门,在高价诱惑下,赝品横行,真赝难辨。因此,是否传承有绪、是否有过硬的著录出版,成了制约元青花瓷价格的重要依据。
对此,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总经理也表示,大陆拍卖市场上几乎没有出现过五大名窑的身影,“乾隆很喜欢五大名窑瓷器,但从乾隆朝起,五大名窑瓷器便极为少见。为此,乾隆是到处收集。”正因凤毛麟角,五大名窑瓷器也是拍场宠儿。1989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只官窑洗,成交价为2200万港元。该官窑洗此前为日本藏家收藏,流传有序,被香港知名收藏家徐展堂斥重金收入囊中,“而目前在欧美流通的五大名窑瓷器拍卖价每件应不低于200万美元。”刘尚勇告诉记者。
五大名窑瓷器估价收购,咨询电话:(陈先生)
五大名窑瓷器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金耀州窑刻花梅瓶价格:113万 日期:
宋代官窑粉青釉三足炉价格:247万 日期:
宋代汝官窑天青釉钵价格:284万 日期:
明铜错银牺尊价格:159万 日期:
宋代汝官窑天青釉钵价格:467万 日期:
宋代汝官窑天青釉钵价格:253万 日期:
汝窑莲瓣龙纹碗价格:276万 日期: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图片,事实上,近两年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风生水起,中国瓷器也在国际拍卖市场上频频爆出天价,尤以雍正、乾隆时期的彩瓷最为突出,突破亿元大关的大都为乾隆彩瓷。相比之下,五大名窑瓷器的拍卖价格并不是天价。对此,甘学军解释,这种拍卖价格的不同受到目前收藏风尚的影响。尽管五大名窑瓷器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水平,但国内藏家的收藏品味偏向于明清官窑,尤以雍正和乾隆官窑为主,“国内藏家喜欢色彩艳丽的审美。”
古瓷器收藏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瓷器收藏队伍得到迅速壮大。据了解,目前在古瓷器收藏队伍中,除少数学者型收藏鉴赏家和企业型收藏投资家拥有一些高档古瓷珍品外,大多数喜爱瓷器的收藏者是以收藏中低档瓷器为主,其收藏目的也出于兴趣爱好、陶冶情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受近年来各类收藏品价值的大幅上涨的刺激,古瓷器收藏投资风生水起,“以瓷养瓷”之风逾来逾盛。
五大名窑瓷器图片,中国钧窑瓷器艺术研究者丁建中先生从中国瓷器窑口、釉下彩及窑变讲起。他说,由于历史原因,钧窑瓷器精品传世不多,形成了市场价格逐年攀高的趋势,在钧窑仿制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学习了解一些鉴定技法和掌握一些钧窑历史就成了收藏者所必备的知识。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州市故名。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以后历代都有仿造。
因此,古瓷的市场前景看好,升值潜力仍较大。如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06年秋季上海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青花“五龙罐”估价300万元至500万元人民币;而在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款式样品与“五龙罐”差不多的元代青花“鬼谷下山罐”则以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元)成交,创下中国陶瓷艺术品拍卖纪录。
中国是瓷器的最早发明地,瓷器史悠久,自隋唐以后不断输出世界各地,特别是17世纪后大量输往欧洲,中国便被冠以了“瓷国”的美誉。而中国瓷器在隋唐的发展基础上,于宋代达到鼎盛时期,进入中国瓷器发展史的繁荣阶段,并出现了“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其中,汝、官、钧三大名窑均在河南,南宋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