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乃国之重器,传世者罕。此鎏金盘龙玉玺,可谓当世神器,其价值不可估量。
继2009年圆明园两兽首在巴黎拍卖引发公众关注后,日前又有两件圆明园文物将在英国被拍卖。对此,国家文物局表示将高度关注此事。但要禁止拍卖行在国外拍卖中国文物,尚存困境。在圆明园流失文物中,有不少是珍贵的御制玉玺,这里我们盘点一下那些拍场上的圆明园玉玺。
皇家御用玺印的用料珍贵,做工精致,最为重要的是这些玺、印都是古代帝王将相御用之宝,所以能够在拍卖市场上公开拍卖的机会十分难得,自然会吸引很多藏家。因其存世量稀少,价格自然不菲,但是它的收藏价值也得到认同。首先,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印章收藏传统,底蕴积淀深厚;其次,印章篆刻艺术集书法、绘画、雕刻、雕工及印材于一体。以方寸之地,见大千世界,是印章本身艺术魅力之所在。
玉玺拍卖公司哪家好,咨询电话:(张经理)
玉玺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乾隆帝御宝海水螭龙钮青白玉---价格:387万 日期: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价格:118万 日期: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纪恩堂价格:157万 日期: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价格:259万 日期:
清乾隆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价格:395万 日期:
御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价格:263万 日期: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价格:128万 日期:
中国玉玺有几个,据汉·蔡邕《独断》载:“天子玺以玉螭虎纽。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二》:“徐令《玉玺记》:‘玉玺者,传国宝也。
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他在位的十三年承上启下,在康干盛世形成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雍正帝对艺术创作具有独到的见地,品味高妙而独特,御用器物的制作文雅精细,水平之高居清代各朝工艺美术之前列,这一结果与他本人对宫廷器物制作的直接参与有密切关系,雍正的宝玺亦不例外。从前面引述的档案,可知雍正皇帝对御用宝玺制作的要求都非常具体,对细节的关注出人意料,可以说他自己就是宝玺极为重要的设计者、指导着和最后的验收者,从中可以了解雍正帝本人的性格和意趣。
传国玉玺最有可能在哪,该宝玺白玉质地,九螭钮,所用的白玉质地极为通灵温润,通体洁白致密,纯净无瑕,至为难得,此宝玺的质地在整个雍正宝玺中极为少见,是雍正帝仅有的五方玉质宝玺之一。
雍正帝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
2015年4月7日,扬州古玩古玩交易中心2015年春拍“雍廷聚瑞──雍正御製珍品”专场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正式举槌,其中一件清康熙(印钮)、雍正(印面)雍正帝御宝白玉九螭钮方玺以28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番竞夺,最终以9200万港元落槌,包含佣金为1.0492港元。此前估价3000万到4000万港元。
传国玉玺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2000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扼腕叹息。
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英语:Imperialwhitejadearchaisticdiscenclosingfoursealcharacters“changyizisun”),原为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文物,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走,现藏于私人手中,将于2012年11月8日在英国伯明翰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