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食的发生,常发生在幼儿和患有失智症的老年人中,幼儿是因为智识发育不完全,而失智老人则因为认知能力的退化,造成了这两类群体对于食物的认知存在偏差,经常会有误食的情况发生。作为专业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普亲养老,在老年人误食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从前期的防范措施、对老年人误食风险的评估到误食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有着一套完善的机制。今天我们就从案例入手来参考普亲养老的误食风险防范及如何处理。
案例导入
王奶奶,女,78岁,是严重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平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靠护理员照顾。王奶奶日常思维混乱,每天不停走动和不停说话,辨别能力完全丧失。某天中午休息起床后,王奶奶在护理员整理床铺的时候跑进卫生间,拿起肥皂就往嘴里边塞。护理员整理好床铺后,一转身发现老人正在吃肥皂,当即抢下肥皂放在一边,通知了医护人员。医生给王奶奶检查后,发现她生命体征正常,及时给王奶奶进行了催吐及洗胃处理。经过治疗,王奶奶没有生命危险。经观察,王奶奶的嘴有点肿,随后护理员带她去了医院。经过医生全面的检查,确认是由于肥皂碱性物质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的结果。随后,医生给予口服药脱敏治疗。
分析案例发生的原因:
案例情景中的风险是由于王奶奶自身患有阿尔兹海默病,对一些熟悉的东西(如肥皂)出现认知障碍;护理员照料她时一时疏忽,使得老人进入卫生间误食肥皂,导致肥皂碱性对王奶奶的口腔黏膜刺激产生很多不良症状。
防范措施:
1、普亲养老的护理员在照料有阿尔兹海默病的老人时会注意:
2、妥善保管可能引起误食的物品,减少室内物品的变动,保障老人的安全。
3、每天的活动安排要有规律,让老人知道每天的此时应该做什么。
4、有一些老人对周围人的反应很敏感,所以照料者要保持平静的心情,有耐心。
5、一些可能引起误食风险的物品要放在老人触碰不到的地方。
6、使老人处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时刻提高警惕,以防老人发生误食危险。
7、老人情绪异常时,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改变其想法。
8、多了解老人的心理特征,明白她想要做什么,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9、善于观察老人的情绪,注意老人的面部表情、肢体的小动作,从而准确猜测她的想法。
10、协助老人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上厕所。
11、多用鼓励的方式,为老人营造快乐的氛围。
误食风险的预防
在普亲养老,有关于预防,一般都是老人入院时会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对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以及失智失能情况的评估,能够在老年人发生误食的几率上有整体评估,以此为根据为老年人制定全方位的照护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1、正确评估老人的情况
正确评估老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行动习惯、饮食习惯等。
2、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护理服务方案
根据老人的评估结果,针对老人的认知状态、生活能力、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行动能力等详尽制定护理措施,并有效执行。
3、对易误食的物品进行严格的紧密式管理
对老人易误食的物品进行管理,如:老人在吃袋装食品时,护理员应提前把里面的干燥剂取出;将洗涤剂之类的东西放置在老人触及不到的地方;一些消毒物品应放在老人的日常生活范围之类,并且消毒后应立即拿走放回原处;在老人玩橡皮泥时,护理员应多加注意,以防老人将它当做食品吃进嘴里;老人吃坚果之类的食品时,应先把其坚硬的外壳去掉。
4、尽可能将老人安置在护理人员的视线之内。
误食发生后的处理
误食发生后该怎么处理?看看普亲养老的处理法则,同时不同的情况也要进行具体的评估。
1、确认误食的物品
一旦发现老人有误饮、误食的情况,首先要确认吃进的是什么,量是多少。
2、观察老人的呼吸、脉搏及脸色,观察老人是否有呕吐、头晕等身体情况变化。
3、观察老人能否发声
老人如果还能发声,说明误食物还在食管内,或部分阻塞气管,应直接送医院治疗;如果不能发声,则可能完全阻塞气管,应立即采用急救措施。
济南市天桥区大桥镇马店十字路口西,鼎瑞商务大酒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