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北宋松石釉刻龙纹斗笠碗

  • 发布时间:2018-05-04 08:51:52,加入时间:2018年04月28日(距今2564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华区清庆路1号文化创意产业园2栋11楼
  • 公司:深圳汉东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钟行,手机:18218808815 微信:zhonghang168 QQ:286769082

斗笠碗简介

碗的一种式样,广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过来形似斗笠,故名,宋代始烧,此后历代均有烧制。

景德镇陶瓷馆

位于市区莲社路。郭沫若亲笔题写的“景德镇陶瓷馆”六个大字镶嵌在门楼上。该馆建于建国初期,后规模不断扩大,展出内容分“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和专题展览厅。前者以朝代为序,展出古瓷1000多件;

后者按类别陈列,展出建国后收藏的陶瓷珍品1500多件。有五代的青瓷、白瓷;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卵白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现代各陶瓷工厂、陶瓷研究所和陶瓷名家的作品也都有收藏。是来景德镇观光的游客不可不游的去处。这些珍贵的陶瓷真实地反映了景德镇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展示了历代景德镇陶瓷工人的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驻足欣赏,令人流连忘返。

瓷都——景德镇,是世界陶瓷艺园一颗灿烂的明珠。景德镇陶瓷馆以特有的陈列形式,"集历代名瓷于一室,述千年历史于一时",展示了瓷都的悠久历史。

据史籍记载:景德镇冶陶始于季汉,唐代有陶窑、霍窑。产品色素润,有"假玉器"美称。五代至宋,窑场遍布镇内及镇郊南河两岸,五代白瓷已达到现代的瓷质标准;宋代影青瓷质细腻,色莹润,光致茂美,著行海内,成为我国青白瓷系的故乡。宋景德年间(年)在镇置监镇官,制器进御,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元代曾设"浮梁瓷局"掌烧宫廷用瓷,当时成功烧造了青花、釉里红、铜红釉、霁蓝釉、卵白釉及釉上三彩、金彩等新品种,尤以青花艺术名扬四海。明初在镇珠山设御窑厂,瓷业出现官、民窑竟市的繁荣景况。官窑以永乐、宣德青花、祭红、甜白釉,成化斗彩、孔雀绿与娇黄釉,以及嘉靖、万历的五彩、矾红彩,均

名噪一时;民窑则以自由奔放的青花、弘治至嘉靖的珐华彩及素三彩等引人注目。这时的景德镇,正是"火光红焰照天,夜令人不能寝"的"四时雷电镇"。清代制瓷技艺精进,康、雍、乾时期攀登了我国制瓷历史上的高峰。康熙五彩、三彩、珐琅彩,雍正粉彩、墨彩,以及乾隆古铜彩、玲珑等品种精妙绝伦;这一时期的郎窑红、美人醉、钧红、天青、茶叶末和炉钧、珐翠等高、低温颜色釉丰富多彩,取得了超越前古的成就。此后,随着社会的江河日下,瓷业生产日渐衰败,陶瓷艺术流入堆砌、繁琐,黯然失色。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资料社会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古老的手工瓷业的生产、管理,沿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景德镇陶瓷重绽新蕾。具

景德镇瓷器以她特有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中外人民的赞誉。景德镇--这颗灿烂的明珠将永放光华!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馆藏品

敝口、斜壁、矮圈足、涩胎。内外以黄、绿、紫、白色釉相间混杂点于器上,略有晕散,釉面光亮坚致,变幻光泽,有自然垂流状。碗内不见利刀痕,外壁明显。外釉未到底足,露涩胎,底部白釉青花双圈内有窗栅款。

斗笠碗来历

小时候,深深痛恨的莫过于洗碗。不仅是零碎得烦人,打破了还要挨打。参加工作后分内分外任事反而不敢懈怠,直至多年后一位善良的女同事慷慨地告诉我:“碗洗得越多,打碎的概率越大。”我方顿悟:原来儿时的我就有了

这样的慧根。

然而,“民以食为天”是国人千年古训,“食色性也”又是圣贤对众生生存定义的诠释,食是第一位的,碗就应运而生。中华文化对碗的要求几近苛刻,从新石器时代一路演进,碗的形状、纹饰、质量、分工随着世情的变迁、工艺的进步而表现着不同的审美和使用功能,时至画图都不再用笔的今天,制作精美的古董碗越发成了收藏者的至爱。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