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银元局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11月借用广东机器试铸起,至第二年3月正式鼓铸,至光绪二十五年6月遵旨停铸,前后只有一年半时间。但在这短短时间内,共铸造600余万枚银元,平均单日产量在万枚左右。由此可见,当年安徽银元局规模绝非一般。
清代安徽省造光绪元宝每元当制钱十文中心方孔铜元一枚,俗称“安徽方孔”铜圆,中国铜元大名誉品,铜元小十珍之一,极为珍罕,此铜圆向有初版、破版二种版别,此枚为初版,据统计存世四枚,分别为:马定祥先生旧藏,2010年春拍“马定祥及其藏友专场”拍出;扬州博物馆馆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此枚为钱币大师张璜先生、机制币藏家黄文元先生及台湾施诚一先生递藏,系四枚中品相最美者,完全未使用品
安徽造光绪元宝历史价格格,咨询电话:(张经理)
安徽造光绪元宝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清光绪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价格:212万 日期:
清光绪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价格:472万 日期:
1903年黑龙江省造光绪-----价格:198万 日期:
1900年福建官局造光绪-----价格:273万 日期:
1900年福建官局造光绪-----价格:458万 日期:
光绪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价格:369万 日期:
光绪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绪-----价格:483万 日期: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版别,光绪二十三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A.S.T.C.”银币样币一枚,1897年安徽设造币厂于安庆,建厂当年试铸二十三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A.S.T.C.”库平七钱二分、一钱四分四厘、三分六厘银币样币三种,翌年即改版“二十四年”正式发行,二十三年存世仅见试铸样币,铸额极稀,其中,七钱二分除台湾鸿禧美术馆馆藏一枚之外.
安徽铜元局它不仅结合了西方的造币技术和中国几千年来的货币形式,更因为本身设计的精美和巧妙,使人不得不对它倾慕。安徽自清朝雍正时期,有宝安局铸钱后即无自行制造钱币,当时钱币满文是“宝安”,安徽方孔十文正面满文则是用“宝皖”;背面英文在光绪二十三年安徽铸造银币时是使用an-hwei,而安徽方孔则是用an-hui,这些都是新颖的设计,同样的设计还有飞龙十文和坐龙五文,是属同一时期的产品,它们除了有相同的形制外,其稀少的程度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当时没有大量制造,而后来即又改为正面满文“宝安”背面英文an-hwei的铜币呢?以安徽方孔十文的稀少性来看,铸量必然不多,但钱模却已经有损坏,可见撞击力有多大,这也注定了安徽方孔不能大量制造的命运。机器既然已经损坏,飞龙十文和坐龙五文也暂时没有制造,而安徽铜元局直到同年8月初开始顺利生产,这段时间因人事变迁,或请别局代制等其它因素,以前的钱模全部不用,又重新将正面满文改为“宝安”,背面英文改为an-hwei,龙图也不同,英文币值也改为onesen和onecen,风格全然不同,后来币值又改为tencash,铸量颇多。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安徽“宝皖”铜元那么稀少的原因了。
安徽造光绪元宝的价值,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历年也拍出不少清代的高价铜元。2006年秋拍,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三分银币铜质样币以144万元拍出。2007秋拍,1897年奉天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铜质试铸样币拍至147.04万元。
2010年秋拍,1902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方孔十文铜样币以238.08万元成交。今年春拍,著名日本中国铜元收藏家秋友晃旧藏的1906年户部丙午大清铜币中心“湘”十文“扫帚龙”估价3万至3.5万,结果拍到了128.4万元。
光绪元宝中,价值的就是广东省造的双龙寿字币:库平重壹两。光绪元宝1898年--1907发行,正常成色为89%-90%。正面铸有铭文,顶部铸楷体“广东省造”,底部铸货币价值如:“库平重壹两”,中心直读“光绪元宝”四字,币中心为满文“光绪元宝”。银币背面外圈顶部用小号英文标准字体铭“广东省造”,下面为英文货币价值,内圈铸有中心为蟠龙图,品相精致,其审美风格独特。钱币虽小,也可管窥社会文化一斑。
光绪二十四年7月邓华熙向朝廷“进呈银元式样并陈办理情形”时,其中3枚,就是德商代铸的样币。代铸样币未正式发行。钱币收藏大家张璜《中国银圆及银两币图录》(1981),将这3枚样币列入“极为稀少品种”,但目录上并没有刊出“库平三钱六分”的样币。
美国PCGS将“二十三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评级SP62,为极其珍罕的存世孤品。另两枚“库平七钱二分”和“库平一钱四分四厘”,扬州博物馆、台湾博物馆分别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