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
用途
除用以区别罪犯外,用于信用卡,可有效地防止假冒;制成磁卡可用作通行证,出入于持卡放行的保密场所。在千千万万张指纹卡中检查出特定人的指纹,国际水平是每人每天可判读3000卡,运用电子表计算机则一蹴而就。
种类
目前常用的指纹采集设备有三种,光学式、电容/电感式、生物射频式。其中,光学指纹采集器是最早的指纹采集器,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也出现了用光栅式镜头替换棱镜和透镜系统的采集器。光电转换的CCD器件有的已经换成了CMOS成像器件,从而省略了图像采集卡直接得到数字图像。
光学指纹采集器原理
光学指纹采集器使用时间长,它采集指纹表层纹理图像。手指接触棱镜的表面,发光二级管提供一个光源,图像是通过电荷偶合器件集成电路采集。光学指纹传感器可靠,价格也很便宜,但对脏手指和干手指表面有覆盖物的指纹图像识别率很低,对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差。但是由于受光路限制,无畸变型采集器尺寸较大。通常有较严重的光学畸变;采集窗口表面往往有痕迹遗留现象。CCD器件可能因寿命老化,有降低图像质量、假指纹等缺陷。
优劣
由于指纹采集原理的限制,光学指纹采集器很难对干的手指采集到清晰的指纹图像,造成了这种产品对干手指识别率低(拒真率高)的问题。手指越干,这个问题越突出。在冬天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手指发干会导致很多人的手指无法被识别。这个问题在北方地区尤其突出。
在玻璃表面贴膜可以改善干手指的问题,但是膜本身很不耐用,而且膜的使用使假指纹问题更严重。
因为成本优势,基于光学原理的的指纹门禁考勤机在国内相当流行(门禁和考勤的差别只在管理软件上),甚至可以说占了大部分市场分额。但是,由于存在人造指纹问题,它在金融系统,尤其是金库门这种场所的使用是不安全的。早期安装的银行系统的指纹产品中,有部分是光学指纹采集器。那时人们对人造指纹的严重性还认识不够,而且指纹产品普及的初期时,用假指纹作案的例子不多。但是,随着指纹技术的普及,犯罪分子对假指纹的利用也会增加。金融系统的指纹项目一般排除了光学指纹技术,有些银行甚至明确规定禁止使用。但是,有些银行系统还是用了一些光学技术的指纹门禁,原因是多方面的:1)南方地区冬天不很冷,手指不很干,干手指问题不很突出。2)价格因素 3)对光学技术的认识不足 4)项目的人为因素。
电容传感器技术是采用了交替命令的并排列和传感器电板。交替板的形式是两个电容板,以及指纹的山谷和山脊成为板之间的电介质。两者之间的恒量电介质的传感器检测变化来生成指纹图像。制造DC电容传感器使用相同的程序和硅材料作为标准的集成电路,从而降低厚度和电源的要求。与热敏式传感器相比,电容技术在更大操作范围内提供了更好的图像质量。因为它的采集范围相对比较大,不过,电容技术的成本比前两种种技术要高。由于电容传感器表面是由电介质材料制作,因此容易损坏,对脏手指灵敏度上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