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为了制作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宣德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铸成的铜器。为制作精品的铜炉,明朝宣德皇帝曾亲自督促,这在历史上实属少见。宣德炉以色泽为亮点,其色内融。此件宣德炉以黄铜制成,底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带底座。其炉身形制规整,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作为书房陈设颇为雅致。焚香其内,数百年历史的厚重感随香外溢。它通体光素,尽显铜炉精纯美质,铜质精良,入手沉甸。此“宣德炉”来源于纽约佳士得2012年9月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拍卖会,流失海外多年,如今漂洋过海重归祖国怀抱,且品相完好,相当珍贵。
2014年春拍后,明清宣德炉的收藏热度不减,拍卖价格一路稳稳走高。春拍期间,国内外各大拍卖行拍场上,都有明清宣德炉的出现,通过春季拍卖结果来看,明清宣德炉在拍场上,拍卖成交率颇高,而且部分精品铜炉再创宣德炉门类历史业绩。据藏家介绍,宣德炉的拍卖价格近些年来是一直在往上走的。
谈到明清宣德炉收藏与发展,首先我们要从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王世襄夫妇举办的“俪松居”专场说起.2003年本场拍卖会中,共有铜炉21座,这些铜炉都是王世襄先生的藏炉精品,据说2003年本场拍卖会上,所有铜炉,被一位实力派藏家全部拍下.总金额:1100多万元人民币。
业内行家曾言:“距今几千年前的商周青铜器到处可见,距今五百多年前的正宗宣德炉难见”,而一些仿制明宣德名炉造型、制作工艺精致、线型饱满的铜炉,目前也成为收藏市场中的“宠儿”。
宣德炉的名贵还在于其颜色丰富多彩,有一种从内里透出的奇光,变幻无常。据史料记载,宣德炉有40多种色泽,如藏经色、棠梨色、朱红斑色、枣红色、琥珀色、茶色等。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曾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收藏注意
不少收藏者认为宣德炉中含金。有些人认为有些铜炉表面的“雪花金”斑点就是铜质中含金的体现。有些人认为宣德炉若比重超过铜,就一定有金的成分。“雪花金”是一种色斑,不是铜质中含金,因为就算铜中加入金,炼出的成品也不可能呈金和铜分离的状态。有些宣德炉比重是比铜大,但这并不足以说明炉中含金,有多种金属的比重都大于铜,这些炉的铸造中有可能是加入了其他比重大的金属。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的东亚部负责人RoseKerr曾对维多利亚博物馆馆藏的宣德炉作过成分分析,她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炉的成分是含29%到35%锌的黄铜,加入黄金去炼制,与炼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宣德年间铸造各式香炉只有3000座,后经战乱大批又被销毁,流传至今的宣德炉真品已非常罕见。因此,如今明代宣德炉已成为藏家可遇不可求的宝贝。目前,在各大拍卖行成交的宣德炉,多是明中期以后的仿品,而且优质仿品成交的价格也很惊人。
本次征集范围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全面 鉴定 展览展销 拍卖
不上门不收购,只做正规合法拍卖,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