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美术

  • 发布时间:2018-05-05 09:53:27,加入时间:2017年04月25日(距今2596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苏州市平江区苏站路564号
  • 公司:苏州小小青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青童馆,手机:18094259936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来的生活与工作,更需要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果没有孩子们将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二十一世纪很难生存、立足,更谈不上生活的质量。而我们现在的美术教育,决不能简单的看作是满足学生玩玩需要的。新型的学生观把学习怎样生活的人作为其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次新课改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更是明确指出:"我们在中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只是一种国民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美术与生活的近距离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由此,我觉得在小学教育中,把生活教育寓于美术教育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在小学美术课中怎样来把生活教育融于其中,充分发挥美育的功能,让学生学会生活、更会创造美好的生活是非常值得反思的课题。以下是自己结合实践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生活中需了解自己。一个人首先须了解自己,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克己之短,扬己之长,使自己更好地发展。作为小学生,应引导他们从小去关注自己,了解自己。在《自画像》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描绘自己,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容貌和表情变化。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去更好地了解自己,如了解自己的喜好、优缺点、性格、特长等。

2、生活中需懂得与人交往和自己。人的生活总是在与人的交往的环境中,懂得与人交往,懂得怎样去交往,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自己的意识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在《自画像》一课中,通过向大家介绍自己,如容貌、性格、爱好等;在制作好生肖卡和自己的信息卡后,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介绍和自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能力。

3、生活需学会竞争与合作。学会竞争与合作是一个现代人无论他从事什么事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美术课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竞争与合作的情境,学生在这个竞争与合作的小组学习与创作中,逐步学会竞争与合作。例如《办家家》这一课,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桌泥的餐具与食品,他们经过讨论并分工合作制作,同时还得和其他小组竞争。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得到提高。
4、生活可以化平常为神奇。《洒水成画》这一课给了我较深的体会。生活中的一个随处可见的塑料瓶子原本和我们美术教学似乎没什么联系,但是,这节课中,却以瓶为笔,以地为纸,滴水连线,洒水作画,让美术课堂一下子改变了模样,让美术与生活融为一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到奇妙的创意无处不在,只要善于发现与创造,生活会变得更精彩。

5、生活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中、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就在于一个人有没有去发现她。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就处处充满美。在美术课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形与色的美,劳动的美,助人为乐、奇妙想象的美和创造的美等等,使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使自己生活在美的环境中。

6、美的生活须自己去创造。生活的美包括了许多,但都得自己去创造。例如,在上了《自画像》一课后,可以在课后给自己的家长、朋友画像,制作生肖卡,培养情感、增进了解;把在美术课上制作的有趣的小制作送给好朋友、老师等都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精彩与美好。

当然,生活中不单只需要这些。但是,让美术与生活联系更紧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中学会生活,这是学生的需要,更是时代所赋予今天的美术教育的需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