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
中国的机制币受外国银元影响而产生。
公元十六世纪初,欧洲殖民主义者纷纷来到东方进行商业活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商人相继来到中国进行商业贸易,外国银元逐渐流入我国。
清代道光年间,外国银元的大量输入,套购了我国大量的白银。因外国银元一般重七钱二分,含银90%左右(实含银六钱四分八厘),但银元计算和使用方便,民众乐用,故在兑换中国元宝、银锭时可兑到七钱二分左右。导致每枚银元亏损实银接近一钱,我国每年损失纯银数百万两。1887年(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为抵制外国银元的入侵,多次奏请自铸银元。
1888年(光绪十四年)获准建厂,即从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进口造币机器,聘请外国设计师进行设计。
1889年(光绪十五年)八月初六正式试铸库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四、七分三厘和三分六厘五记重新型银元一套。后陆续铸造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等成套精美标准银币。
从1890年开始,广东省造币厂直接从西方进口先进的造币机器,先后铸造了“七三反版”和“七二反版”两种银元。但是“七三反版”因为多出一分银,有利可图,大部分均遭受回炉改成“七二反版”,未得到广泛流通,现今存世量稀少。而“七二反版”的正面“光绪元宝”四字的四周雕刻满英文,有隐含大清被列强瓜分之意,立即遭到大臣们的反对,没有得到正式流通,现今只存有样币。
直到1891年,广东省造币厂铸造出了后来常见到的“广东省造光绪元宝”银元,也为后期各省造币厂铸造银元提供了一个标准版式。接着湖北、浙江、四川等十几个省市相继设局,均以广东银币模式为准,纷纷开炉铸造,使机铸银元很快普及开来。
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将铸币权统一于中央,规定国币以圆(元)为单位。主币每元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必须达到96%以上;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定名为“大清银币”,由湖北、南京两个造币厂铸造,预定于十月发行。造币总厂还根据《币制则例》规定,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
宣统三年(1911年)又重新制模,试制大清银币,主币的蟠龙图案版别很多,计有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及签字版等版别。1914年,袁世凯在北京以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圆”为一个价格单位,每枚银元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这年12月,由天津造币厂开始铸造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仍沿用银元作为价格单位。
1928年国民政府草拟了《国币条例草案》15条,确定“本位币:银币一圆”,“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零八毫为价格单位,定名曰圆”。“一圆银币总重量为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
1929年4月10日,又颁布了《中央造币厂组织章程》,在上海筹设中央造币厂,鼓铸银元。
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定每枚银元总重量为26.6971克,含银88%、铜12%,纯银重23.493448克。当月以“中山开国纪念币”旧模铸造银币发行。因其背面有帆船图案,又称为“船洋”。
到1935年止,共铸发13亿多枚。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于3月间公布了《币制纲要》,确定银元为货币单位,规定每单位银币的总重量为26格兰姆,约合库平六钱九分七厘,成色为96%-96.9%。当年铸成了有孙中山头像的开国纪念币,由于所铸数量很少,市面很难见到。
厦门伯得富公司运用专业团队,博学多才的鉴定专家,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为广大藏家提供精细的一手资料为藏家提供真诚有效的收藏建议。同时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资源的全角度宣传,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的宣传阵容,为海内外收藏家,艺术家搭建一个广阔的文化艺术品收藏交流交易平台,携手共赢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如果您有藏品不知道价值
如果您有藏品不知道年代
拿起您手中的电话吧...免费电话咨询
拿起您手中的电话吧...免费给您提明代诸帝除世宗崇奉道教外,多程度不同地崇奉佛教。由于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和明代诸帝对藏传佛教采取的政策、态度略有不同,明代佛像艺术出现了汉藏佛像艺术交融、交替影响的局面。在永乐皇帝执政时期,为推行其宗教笼络政策,专门在宫廷设立造像机构,铸造藏式佛像,赏赐给西藏上层僧侣。
供最准确的专业鉴赏 征集电话:
藏品鉴定:
实物鉴定:藏品名称、藏品的断代、藏品的描述与解说、藏品市场参考价;
帮您处理以下迷惑:
出手古玩艺术品的必备条件-谨记
一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备条件
1.藏品好;
2.挑选好的商场;
3.挑选好的渠道;
4.买家有实力;
5.价位合理。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