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古玩古玩交易中心有幸征集到一组玉璜(3件),黄色,带赭色沁。体扁薄,呈半圆形。扁平体略厚,器表纹饰以浅浮雕谷纹杂以云纹为主,有两条纵向绞丝弦纹条状带将谷纹平均分作三区,中间部分纹饰区的中部填饰有方形细网格纹,弧背、弧腹缘部有弯弧状绞丝弦纹边阑,两侧区域均作变体龙首形,外缘微起牙脊,器表谷纹中间饰云纹、方形细网格纹。背面刻满阴线纹。
在澳门的一次秋拍中曾以428万元高价拍出过一件蚕纹玉璧,于澳门买家群中传为佳话。在2010年香港秋拍中上拍的一件螭龙玉璜最终以以420万元的天价落锤,一时之间将古玉收藏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古玉向来都是拍卖场上竞相追逐的宠儿,宣亦艺术此次征集来的这组玉璜,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十分少有,历经岁月,价值不菲。
每件玉璜的钙化,沁色过渡自然,并且深入肌理。打孔及刀工中的包浆与外面的包浆一致,并且浑然一体。藏品不仅有古朴的包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又有神韵鲜活的外表,而现代的仿品却缺少独有的神韵。
良渚文化玉璜怎么鉴定真假,咨询电话:(陈先生)
良渚文化玉璜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良渚文化白玉璜价格:483万 日期:
良渚文化白玉璜价格:441万 日期:
良渚文化青玉璜价格:281万 日期:
良渚文化青玉璜价格:445万 日期:
良渚文化白玉璜价格:449万 日期:
兽面玉璜疑良渚文化价格:111万 日期:
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白玉璜-----价格:151万 日期:
良渚文化玉器市场价格,龙首纹玉璜,色桔黄(稍偏红)俗称“南瓜黄”,器物长8.1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重39.5克,良渚文化时期。
一、器物与相关常识的简介
以往常听到有人讲:良渚文化中有叫“南瓜黄”颜色的古玉较为难得,但始终没有见到符合该标准定义的器物。2010年4月25日,笔者至上海市方浜中路457号藏宝楼(F4)室内“跳蚤”市场淘宝,在漫不经意间觅得此件,观其做工精细色质漂亮,认为此物似能作为良渚“南瓜黄”的标准器。
上海古玩古玩交易中心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再说玉璜是中国古代六大礼器之一,以拱形、半月形或镂空状作为佩饰类的器物。最早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从现场科学挖掘中已经有此圆体拱形物,再从两头顶端部各有系孔来判断,此为当时最早挂在颈部的佩饰品器物,已被今人俗称为“扁担璜”。其材质都以岫玉或非岫玉的地方料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器形的演变,才由拱形圆体逐渐变成半月形片状物,而玉璜的形制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一直被延续至世后的战、汉以后。
良渚文化与龙山文化,玉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四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上海宣亦:半壁之美玉璜一组
在澳门的一次秋拍中曾以428万元高价拍出过一件蚕纹玉璧,于澳门买家群中传为佳话。在2010年香港秋拍中上拍的一件螭龙玉璜最终以以420万元的天价落锤,一时之间将古玉收藏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古玉向来都是拍卖场上竞相追逐的宠儿,上海古玩古玩交易中心此次征集来的这组玉璜,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十分少有,历经岁月,价值不菲。
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每当进行宗教礼仪活动时,巫师就戴上它,它经常与玉管、玉串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饰,显示出巫师神秘的身份。且每一个上都刻有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图象。玉璜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与玉佩同样赢得收藏家们的偏爱,尤其在台湾、新加坡市场行情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