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斗彩瓷器为何成为最出色加彩

  • 发布时间:2018-05-05 19:58:39,加入时间:2018年03月29日(距今2656天)
  • 地址:中国»广东»珠海: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西路777号801房
  • 公司:宝隆国际艺术品拍卖(珠海)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骆言敏,手机:15626983556

纵观有清一代君主,雍正帝胤祯是为艺术才华的皇帝,其审美品位之高独步古今,所制御窑瓷器深受其影响,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脱俗着称。斗彩斗彩花卉冠绝一时,由宫廷画师之画稿,交与御窑厂巧匠能手临摹而成。彩瓷设色之难尤甚,浓艳过度流于媚俗,淡薄不足失却本意,唯独雍正一朝画笔逸丽,构图别具一格,将两者巧妙融汇于一体,雅致脱俗。究其原因,乃源于胤禛具有近乎苛刻的审美性格,留心宫廷艺术品的制作,对瓷器纹饰讲究“文、雅、精、细”,设色搭配参考古画,得其精髓,故能运用自如。正是如此般执着追求,令雍正斗彩以超群脱俗的形象大放异彩独步于世,也因此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语流于业内。

现今所称的五彩、粉彩、斗彩三类,在雍正时界限划分并不严格,被通称为“五彩”。《南窑笔记》记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关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材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填彩者,青料双勾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其五彩则素瓷纯用材料填出者是也。”此为“斗彩”一词首次见诸文献。其制法为,先在胎上画好图案的轮廓即青花部分,罩以透明釉,入窑烧制,烧成后,在图案上留有空白处填以各种材料,再入窑烘烤。青花是构成图案纹饰的主体,釉上彩只是起装饰点缀作用,由于釉上、釉下层次感强烈,给人以清新俊秀、明快自然之感,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斗彩花卉纹菊瓣纹尊,撇口,圆腹,高圈足外撇。整个器型作菊瓣式。器型规整端庄,器外以斗彩绘竖向勾莲花纹,构图新颖别致,色彩淡雅,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雍正斗彩系仿明成化斗彩工艺制作,在纹饰布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艺方面都进了一步。其突出表现,一是成功地模仿了成化斗彩鸡缸杯、天字罐等器 物,有的已达乱真的程度;二是雍正时期盛行粉彩,突破了以往单纯的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的传统工艺,将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相结合,使斗彩更加清新雅致。以花鸟人物为装饰题材的雍正斗彩,釉下青花勾线,釉上填绘各种色彩,均填彩准确,不出边线,且追求色彩的变化,在一朵花内填以紫红黄绿青等多种色彩,反映了雍正斗彩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此尊材料晶莹,用笔精细,为雍正官窑之斗彩佳器,保存完好,较为难得。值得收藏。

运营人:小敏老师 LLL425700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