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立信国际文化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免费鉴定咨询评估请联系:
市场部负责人武先生
联系电话/:(同号)
邮箱
交易流程:
1、致电询问 或登录本公司网站查看本公司拍卖业务范围及了解相关拍卖规则。;
2、送拍:将藏品实物带至本公司,或电子邮件的方式送拍。 (1)实物送拍 携带拍品实物直接来本公司办理送拍业务,请务必提前预约具体送拍时间;
3、公司业务专家审看藏品实物;
4、双方签署委托拍卖合同,拍卖标的由本公司收存;
5、拍卖标的编入展览标的图录;
6、拍卖标的在展览预展时公开展示
7、拍卖。若拍卖标的成交,本公司按展览规则第23条、第24条的规定支付时候出售收益。若拍卖标的未能成交,委托人应按照拍卖规则第29条的规定取回展览标。
银本位制:指一种以银为本位货币制度。中国实行银本位制由清政府于宣统2年(1910年)4月颁行之《币制则例》始。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铸行银本位币,规定以含银23.493448克之元为单位。1935年11月,又实行法币改革,银本位制遂告废止。
2 银两:指一种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称量货币,始于两汉,盛于明清,清又见有实,虚银两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等,其成色重量各地不同,虚银两则是一种记帐货币,虽有一定含银量,但并无实物,如近代上海的“规元”,天津的“行元”,汉口的“洋例”等。虚银两只用于记帐,实际支付时则需折算成钱元,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后,银两停止使用。
3 纹银:也称“足纹”,是清朝法定银两标准成色,清廷规定缴纳钱粮等都以纹银为标准,其他银两均须按成色折合计算。纹银成色是.935374。较近代中国各地流通的宝银成色为低,所以宝银折成纹银时例须升水。
4 银色:也称成色,指贵重金属铸币,金银条块饰物器物的金属纯度,一般用千分比表示。世界各国对贵金属铸币均有法律规定,如国民党政府于1933年公布的《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即规定每枚银圆重量为26.6971克,含纯银23.493448克,成色为.880。
5 银圆:是大型银质铸币通称,也称“洋钱”“洋钿”“花边钱”“大洋”等。15世纪末始铸于欧洲,16世纪由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鼓造。明万历年间()开始流入中国。清乾隆58年(1793),中国中央政府首次在西藏铸行“清乾隆宝藏”银币。道光年间,台湾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银圆,称为银饼。光绪15年(1889),广东开铸“光绪元宝”银圆(即龙洋)各省纷起效尤。宣统2年(1910),清廷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圆为本位币,每枚重库平7.2钱,含纯银9成,合6.48钱,次年5月开铸,辛亥革命爆发而未正式发行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开铸孙中山开国纪念币。1914年铸造袁世凯侧面一元银币(袁大头)。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每枚银圆重量为26.6971克,含纯银23.493448克,再铸正面为孙中山先生像,背为帆船图案之“船洋”。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禁止钱圆流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区通货膨胀极剧,银圆再度行用于市。新中国成立后,除西藏地区因特殊原因曾短期使用银圆外,各种银圆均由中行按一定比价收兑,禁止流通。
6 库平:清政府收征租税,出纳银两所用衡量标准,订立于康熙年间,1908年清廷度支部拟订统一度量制度,规定以库平为权衡标准。库平两为37.301克。
7 关平:即“海关平”,近代中国海关收关税时出纳银两所用衡量标准,关平之役起于中外通商,见之于正式条约规定是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关平两是37.7994克。1930年2月,国民政府以海关金单位取代之。
8 漕平:1900年(光绪26年),清政府改用白银征收东南各省漕粮所用之银两衡量标准。后渐为民用,各地标准不同,一般冠以地名,如苏漕平,申漕平等。申漕平即上海漕平,1两是36.65克。
9 湘平:清代及民国前期湖南等地所用的银两衡量标准。后左宗棠率军入新疆定阿古柏叛乱后,当地亦有使用。湘平1两是36.13克。
10 厂平:清代吉林省所用银两衡量标准。也称吉平。厂平1两是35.86克。
11 户部:中国封建王朝掌管户口,财赋的官署,源先于秦《周庄》记载此职为“地官大司徒”;秦为“治粟内使”,2汉称“大农令”和“尚书民曹”,3国至唐称“度支”“左民”“右民”等,唐永徽年初因避讳太宗皇帝世民名讳改称“户部”,5代至清光绪末年,改“户部”为“度支部”,管田赋,关税,厘金,公债,货币及银行等。
12 大清龙:中国晚清机制金银币及铜币中最常见龙图之1。因铸币正面镌 “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而得名。
13 长须龙:中国晚清机制银币龙图之1。因龙须稍长而得名,与短须龙对举。通常用于“宣统3年大清银币”各种龙纹之版别区分。有时也用于其他银,铜币龙纹版别区分。
14 短须龙;中国晚清机制银币龙图之1。 因龙须稍短而得名,与长须龙对举。通常用于“宣统3年大清银币”各种龙纹之版别区分。有时也用于其他银,铜币龙纹版别区分。
15 反龙:中国晚清机制银币龙图之1。因龙身作反“S”状,有异于通常正“S”形,故名。专用于“宣统3年大清银币”各种龙纹之版别区分。
16 大尾龙:中国晚清机制银币龙图之1。系“宣统3年大清银币”曲须龙中特殊种类。因龙尾特大而得名。专用于“宣统3年大清银币”曲须龙之版别区分。
17 曲须龙:中国晚清机制银币龙图之1。因龙须作弯曲状得名。通常用于“宣统3年大清银币”各种龙纹之版别区分。
18 游龙:中国晚清机制银币龙图之1。因龙形作游动状得名。专用于“宣统3年大清银币”各种龙纹之版别区分。
交易方式:
1:保利拍卖交易。
(委托全球十大拍卖行之一保利国际进行拍卖)
2:推广宣传
(通过国内各大媒体网站宣传)
3:收藏协会报纸。
(说明:由收藏协会报社发行,日发行300万份给制每位收藏家供赏,完成宣传直销工作)
4:私下速成交易。
(说明:由实力推销员前去上门推销给与相关意向客户,完成洽谈工作以达目的)
精品藏品送由深圳,香港,澳门,新加坡,北京保利等地拍卖,不成交免费二次拍卖
个人专场,藏品推广,鉴融,无论您需要购买一些藏品或是想通过一个交易平台把您的藏品做一个盛大的宣传,这都将是一个好的机会。
市场部负责人:武先生
联系电话/:(同号)
邮箱
免费帮助大家了解藏品价值(鉴定)-挖掘藏品价值(学术及市场分析)-宣传藏品价值(市场运作)-收获藏品价值(艺术品交易会)
19 嘉禾图案:国民时期银币常见图案之一。始用于民国元年(1912)所铸孙中山侧面像开国纪念币。镌此图案旨在“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务农之本”。
20 铁血18星旗:中华民国国旗之一,民国时期银币常见图案。旗上18颗星代表其时全国18行省。星为红色,示意光明。该旗自1911年(宣3)武昌起义爆发起,在湖北,江西等地悬挂。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改为陆军军旗。
21 五色旗:中华民国国旗之一,民国时期银币常见图案。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色表示汉,满,蒙,回,藏5族共和,自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起悬挂全国,至1927年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取代。
22 八瓣莲花图案:中国近代西藏银币常见图案之一。暗喻佛教术语八叶莲台,指佛经所栽胎藏界曼陀罗的第一院中台,“中央为6日,四方之八叶为宝生,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之四佛,普贤,文殊,观音,弥勒之四菩萨,合为九尊,是三密相应之时,吾人肉团心开敷之相也”。
23 忍冬图案:中国近代西藏银币常见图案之一。即忍冬草,相传为生于雪山之仙草,《涅磐经,二十七》载:“雪山有草,名为忍冬,牛若食者,则出醍醐”
24 日月图案 中国近代西藏银币常见图案之一。达赖与班禅之象征。公元15世纪初,宗喀巴改革宗教时弊,创立黄教(格鲁教),后为西藏社会势力最盛教派,黄教活佛传承达赖,班禅2系,正式封号皆始于清。依例,达赖居布达拉宫,以前藏为辖地,班禅在日咯则托什伦布寺,以后藏为辖地。两者之下,均设完整管理机构,藏民对班禅与达赖崇拜信仰无二致,藏族民谚中有“天上的太阳月亮,人间的达赖班禅”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