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董古玩快速交易 福州古董古玩鉴定 古董古玩交易 瓷器玉器字画钱币
鉴定评估:现场鉴定- 彭总 估价电话:
光绪元宝是清币收藏中的一大类别,因其铸造精美,存世较为稀少,历来都是很多古币藏家的关注点,而且不同版别的光绪元宝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其中尤以北洋造光绪元宝为最,它在众多钱币类的拍卖中,一直备受青睐,是很多买家追逐的焦点。
纵观2013年到2014年北洋造光绪元宝的交易记录,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共有281枚藏品上拍,参与总人次达到4500人,出价次数1066次,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原定价280万元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20万元,在经过11次出价后,最后以480万元的价格成交!此枚北洋造光绪元宝反映了中国晚清时期的货币政策、社会风貌,同时还刻录了我国那段历史的颠簸进程,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从市场行情和藏家热情来看,预计此北洋造光绪元宝仍具巨大的升值空间,市场价格仍将继续上涨!
该铜币正面珠圈内镌交叉五色旗与铁血十八星旗,珠圈外上环书 “湖南省造”四字。下环计值为记值:当制钱二十文。背面图案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周边并有英文标注”TWENTY CASH”。
此枚铜币现存世量不多,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上面的绿锈也见证了其历史年代的沉积,不难看出它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该铜币虽然历经沧桑,但纹路依然隐约可见,有着难以言表的收藏投资价值。
“大清铜币(户部)”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 “大清铜币(户部)”之所以名气大是由于他的历史性和珍稀性决定的。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制钱十者为最。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
这枚大清铜币户部造,当制钱二十文,钱币为圆形,正中间刻一“鄂”字,外环铸“大清铜币”四字及珠圈,上缘铸“丙午”、下缘铸“当制钱十文”五字,两侧为“户”“部”两字。红黄铜为铸料,是光绪户部造的丙午大清铜币当十于1906~1909年发行。背面为蟠龙祥云图案,外圈为光绪年造。神龙纹路依旧,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威风凛凛。
十七省二十局先后铸造的当十铜圆,各不相同,版式繁多。仅以明显区别划分,其版式亦有数百种之多。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当在千种以上。清代机制铜圆版式繁多。
机制铜元是作为银元的辅币诞生的,它取代了传统的机制方孔圆钱,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两广总督李鸿章在广东钱局开始制造铜元,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中间满文“宝广”两字,上端环书“广东省造”,下端环书“每百枚换一元”;背面是飞龙图案,外圈有英文“广东、一分”字样,后把对银元作价改为对制钱作价,将“一分”改为“十文”,将“百枚换一元”改为“每元当制钱十文”,形成了铜元的基本形式,自此,各省纷纷效仿,制造发行各省的铜元,清代铜元大致有几种面值: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和一文,发行使用最广的是二十文和十文两种。四川省试制过三十文铜元,未获批准发行,存世极少。
民国时期的铜元情况较为混乱,民国初期,天津造币厂和湖北、安徽相继制造开国纪念铜元,民国三年颁布《国币条例》,对铜元作了明确规定,民国五年发行了二分、一分、五厘三种面值的圆孔辅币,但二分未批准发行。而各地方军、政当局把发行铜元作为敛财的捷径,全国多省都相继制造发行铜元,其中有大量劣质品流入市场,四川、河南、甘肃等省还发行了当五十、当百的大面值铜元,以牟取暴利,铜元的贬值趋势不可必免。民国十七年通过《国币条例草案》,民国二十二年废两改元,制造发行二分、一分两种圆孔铜辅币、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实行法币政策,明确银元和铜元都不再流通使用。宣告银、铜元时代的结束。
而在民国二十五年一月,又颁布《铺币条例》,同年发行古币图案的一分,半分铜辅币。这些都表现出民国时期货币发行的混乱成度。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日期
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广东省造 万 345万
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安徽库平 万 207万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万 198万
光绪元宝京局制造 庚子库 12-18万 184万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浙江 万 176万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本省” 万 172.5万
年福建官局造光绪 万 16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