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红木笔筒回收价格 黄花梨笔筒 竹子笔筒

  • 发布时间:2021-07-06 20:15:20,加入时间:2011年04月20日(距今5130天)
  • 地址:中国»上海»徐汇:上海市徐汇区苍梧路468号
  • 公司:高汉鱼个人,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高先生,手机:13641917218 微信:wxid-7acl2ojbxs2i51 电话:021-54263799 QQ:544046981

上海老红木笔筒回收价格红木首饰盒收购红木盒子回收;各种老梳妆盒回收.老红木座子回收.各种木头竹子笔筒收购.老红木摆件收购,老红木盒子回收. 收购二手家具,红木首饰盒高价回收,红木摆件.笔筒收购.老铜笔筒回收.上海老托盘回收,老红木笔筒回收.老红木算盘回收,老瓷器笔筒回收.木头笔筒回收.竹子雕刻老笔筒回收// 老红木盒子回笔筒收购.老铜笔筒回收.上海老托盘回收,老红木笔筒回收.老红木算盘u=85&fm=21&gp=0.jpg回收,老瓷器笔筒回收.木头笔筒回收.竹子雕刻老笔筒回收// 老红木盒子回 竹、木、陶瓷,也有用玉石、树根、象牙、金属等。造型多为圆筒形,直口,直壁,也有器口为梅花、葵发、方头、卷书、八方、六方、四方、不规则等不同形态的。虽形制变化不大,但装饰方法最为丰富,有刻、镂、雕、绘等多种艺术手法。竹笔筒意境深邃,文趣盎然。木笔筒古雅大方,取材考究。瓷笔筒则青花、五彩、粉彩、青花釉里红、哥窑瓷、龙泉窑瓷、钧窑瓷,琳琅满目,无所不有。玉石、象牙、镶嵌笔筒多以材质和工艺见重,精工奇巧,极富神韵。 历史 编辑 红木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笔筒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说笔筒是否为今日笔筒,不得而知。从目前传世品来看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见有宋元笔筒。明屠隆《文具雅编》:“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明文震亨《长物志》:“笔筒,湘竹,栟榈者佳”。故有笔筒为晚明之物一说,但查宋无名氏《致虚杂俎》:“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似乎笔筒的年代应起码推至宋代。由于此系文化史范畴,故这里不加以论述。 历史记载 编辑 红木笔筒 红木笔筒(3张) 据文献记载,三国时已有笔筒。吴国的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之《螟蛉有子》篇云:“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虽然文中没有言明笔筒的材质,但从桑虫放的地方,一为木空(木),二为书简(竹、木)推论,笔筒也应是竹木之质。但是三国的笔筒与后世的笔筒是否一样,汉代出土的竹笔筒或可窥得其形。如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周氏汉墓各出土一件竹笔筒。金雀山汉墓的竹笔筒两端穿透,筒身镂有八孔,筒身中间及两端有三道皮箍,笔筒涂黑漆,出土时,笔筒里置有竹笔。筒身上的镂孔是为了便于取笔。由此可知,汉代的笔筒是一个镂孔的细竹管,笔完全置于其中,与后世圆筒状插笔的笔筒有很大不同。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提到的笔筒,可能也是这种形状,细竹管状的笔筒似乎更适合放桑虫。宋无名氏所作《致虚杂俎》言:“王羲之有巧石笔架,名扈班;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王献之把玩斑竹笔筒被传为文:人雅事,只是《致虚杂俎》为后世追记之作,记载东晋王献之有斑竹笔筒存疑。 文献记录 编辑 记载笔筒较多的是明代的文献;据《天水冰山录》{己载,查抄明代一代权相严嵩(1480年至1567年)家产的清单上,列有牙厢(镶)棕木笔筒、象牙牛角笔筒、哥窑碎磁笔筒等。 文震亨《长物志》笔筒专条云:“(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屠隆的《文房器具笺》笔筒条日:“(笔筒)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坐为雅,余不入品。”文、屠二人皆为明代晚期的著名文人,对当时的文房器具多有记述。只是二人钟情于竹木的雅洁,对其他质地的笔筒关注不够。 综上所述,对笔筒的明确汜载始于明代,实物方面,我们现在看到的笔筒多为明清以后的制品,传世的所谓宋代笔筒并不确切。故从实物和文献两方面看,笔筒应该出现于明代中晚期,并且很有可能始于竹笔筒,自此以后,成为中国置笔最主要的用具。[1] 红木笔筒的保养方法 编辑 如今市场上的笔筒很多,木质类笔筒在各种经营场所都能见到,价格从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据近几年市场行情来看,收藏文房用具的多了起来。我这里为大家介绍些笔筒的保养方法。 笔筒不要用肥皂洗。老笔筒在老房子里一传就是几代人,尤其是竹制笔筒,日久年深,竹肌内生出霉化物。时间久了,这种霉化物就会坚实地附着在笔筒竹肌表面成为包浆,对笔筒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此外,民间传世的竹雕笔筒,其附着物已生根,要清洗掉必须用肥皂水,这样很伤老包浆,而枣红色的老包浆既是岁月的见证,又有很好的手感和美感。如果必须清洗,可在清洗后上核桃油,这样就不易生虫。 笔筒要用带壳的生核桃轧的专用保护油,不要用炒过的核桃仁轧油。带壳核桃轧出的油沉积物少,且含有一定水分,不燥,不伤笔筒。熟核桃仁轧的油燥气大,抹上晾干后,笔筒易开裂。上油时只需用食指轻沾一点,将油抹在另一掌心,两手搓匀后,双手持笔筒把玩,即可达到养护目的。油不可多,多了易潮。 切忌用各种刀具修刮笔筒上的附着物,以免损坏雕件的原貌和品相。常能看到有的雕件上有用刀修刮过的痕迹,看上去虽然干净,但它已不再是作品的原有风格。不要涂抹任何油漆和化学色料。老雕件本身有沉积多年的保养油和把玩留下的汗沁,上漆后很难干,虽能确保雕件不开裂,但这样做也就不会形成竹子由自然色变产生的美感。有条件的收藏者,可将藏品放在玻璃罩内密封保存,采用此种方法保管,能确保恒湿。此外,也可放在木质格子柜中保管。专用保管柜温度在20°C至35°C,相对湿度在35%至40%。如气温过燥过高,可在室内放钵水,或放几本书于柜内。也可采用放旧报纸的方法,但报纸的回潮力较强,不宜多。要经常把玩和检查,特别是每年六七月梅雨季节时要常看,若发现发霉长毛,需及时用鬃刷清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