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明代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价位扶摇直上。1986年,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莲花纹大盘在香港以940万港元为日本人拍走,据专家估计,此品当今若再上市拍卖,价位当在2000万港元以上!
1989年,一件釉里红牡丹菊花大碗更以2035万港元的创世界纪录价位在港拍卖成交。这一价位不仅是釉里红瓷品和明瓷拍卖之,也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所创高价位纪录之一。
正规鉴定拍卖公司釉下彩瓷器新价格,咨询电话:(马经理)
釉下彩瓷器近几年市场行情价格:
黄卖九中国景德镇粉彩梅花纹---价格:491万 日期:
釉下彩芙蓉花碗价格:325万 日期:
釉下彩盖碗-价格:134万 日期:
醴陵窑釉下彩竹林七贤图瓶-----价格:312万 日期:
醴陵官窑釉下彩雉鸡樱花瓶-----价格:156万 日期:
醴陵窑釉下彩竹林七贤图瓶-----价格:475万 日期:
醴陵官窑釉下彩耄耋图大尊-----价格:482万 日期:
古钱币鉴定评估,至今,釉里红瓷品在国际拍卖市场的高价位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几乎每件釉里红瓷品,都能在拍卖市场上以不低于百万港元的价位成交!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釉里红系用铜红料在瓷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后在高温中一次烧成。其红色用铜红料在釉下,故属釉下彩
古董鉴定交易,以氧化铜为着色元素,在瓷胎上彩绘,施釉后经高温焙烧而成,白地红彩,红彩在釉下,故名。始于元代景德镇窑。釉里红瓷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阶段:阶段从元代釉里红产生,到明宣德朝发展到高峰,明中期后衰退以至晚期停产。明代末年,民窑又开始试烧釉里红瓷器,但大多色泽不纯正。第段从清康熙朝起恢复生产,到雍正朝发展到高峰,之后又逐渐走下坡。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釉下彩的突出优点在于不受磨损、永不褪色、无铅、光滑平整、操作简单。我们通常看到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就是釉下彩瓷的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