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年间,江西景德镇一带聚集了不少创作瓷板画的艺人。1928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一位客商预订瓷板画,瓷板画艺人王琦、王大凡联络同好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毕伯涛、刘雨岑,每人画一幅瓷板画,画完之后,很多人看了都非常惊讶和喜欢,请他们八人继续画。这样,他们后来就成立一个瓷艺社,取“花好、月圆、人寿”之意,雅称“月圆会”。相约每月望日,月圆雅集珠山,以画会友,以会聚友,切磋画艺,称为“珠山八友”。
汪野亭则以类似泼墨法的墨彩绘瓷技法,给山水作品注入新的生机,像2012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以128.75万元拍卖成交的《竹篱茅舍风光好》粉彩瓷板(图12,尺寸39×25.5厘米)。刘雨岑更凭借自己深厚的功底,发明了水点桃花的绝技。
另外五位是瓷板花鸟画家。徐仲南的高雅清朗之气(图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以157.5万元拍卖成交,尺寸25×37厘米),田鹤仙的古朴豪放之势,毕伯涛的别致淡雅之韵(图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以120.7万元拍卖成交,尺寸24×38厘米),刘雨岑的清新典雅之风,程意亭的华丽重彩之神,为各自的艺术特点。
珠山八友瓷板画去哪拍卖好呢 咨询热线:(电话) 或 (电话)
本公司近几年对珠山八友瓷板画市场分析估价:
珠山八友之一许人何处瓷板画----价格:日期:
珠山八友套板王琦渔翁图人物----价格:日期:
王大凡粉彩“福寿无疆”人物----价格:日期:
民国珠山八友王大凡粉彩人物----价格:日期:
珠山八友粉彩盘八件价格:日期:
王大凡瓷板画仿品图片,王琦别号陶迷道人,斋名陶陶斋,江西新建县人。十七岁时来到景德镇,以捏面人为生,后学画瓷板像。由于他的画造型能力强,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所画肖像画很受欢迎。1916年他在上海看到许多名家原作,又对黄慎人物画倾慕,开始改变画风在瓷器上专作意笔人物及草书长题,从此很少再画肖像画。1922年瓷业美术社成立,王琦与汪晓棠一道被推为副社长,为“珠山八友”之一。
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到“珠山八友”时代,陶瓷工艺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已展现出一片新的天地。“珠山八友”对传统文人画与传统瓷艺,采取兼容并蓄的现实态度,将陶瓷的商品化与艺术化融为一体。他们各人的性格、阅历、修养、气质都有所不同,在选择题材、描写景物、表现技法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长期的创作,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徐仲南的萧疏,邓碧珊的工整,王琦的雄奇,何许人的荒寒,田鹤仙的朴茂,毕伯涛的隽永,汪野亭的苍润,王大凡的古雅,程意亭的绮丽,刘雨岑的韶秀,堪称是异彩纷呈,显现出“珠山八友”瓷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而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又形成了大致统一的艺术基调,成为一种鲜明的时代风貌。他们的艺术追求,突破了传统粉彩的审美特征和意识,他们共同的艺术观与审美理想,为陶瓷美学增加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瓷画审美范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近几年珠山八友瓷板画市场行情价格:
浅绛彩山水人物瓷板一套价格:日期:
汪大沧瓷板画珠山八友价格:日期:
民国珠山八友王琦代表作价格:日期:
民国珠山八友王琦代表作价格:日期:
清“珠山八友”王琦人物瓷板----价格:日期:
珠山八友瓷板画征集,“珠山八友”作为文人画派在陶瓷绘画艺术上的承传者,陶瓷浅绛文人画派的继承人,为使陶瓷文人画成为艺术主流和时尚的代表,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诚然,他们绝大多数是“红店”(完成瓷器的家庭工业工场)的艺徒,但他们善于总结,加强学习,不断在艺术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修养。正是这种向上的精神,使他们能够张扬艺术个性,追求审美意趣。同时在作品中能够反映那个时代的风貌,成为时代的先知先觉者。而其推陈出新的绘画艺术,对同代甚至身后的几代人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有些人往往不是从要领上去鉴别,而是去看瓷板背面的筋麻纹,看瓷面是否老气,看框架配件等等,这样鉴定必将误入歧途。必须知道,这些都不是鉴定“珠山八友”的作品的标准,板背筋麻纹是烧制瓷板的工艺问题,有筋无筋,有纹无纹都有“珠山八友”的作品,至于框架配件纯属人为可变之物,与鉴定毫不相干。
珠山八友瓷板画鉴定需观察瓷板,“珠山八友”真迹所用材料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选用的瓷板都具有胎质细腻,制造规整,厚薄均匀,无任何瑕疵的特点。所以若看到胎质粗松,烧制变形,厚薄不匀的瓷板,基本上可断定为伪作;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 咨询热线:(电话) 或 (电话) :(电话) 或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