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Shoushan Stone)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不见有收藏的例子。梁克家的《三山志》说,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并一直影响到至今,成为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
收藏鉴赏寿山石雕,应该有以下三看:一看"因材施艺"是否恰当。寿山石雕艺术的特点就是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我们在鉴赏和选购寿 山石雕作品时,要看雕刻艺人在"因材施艺"方面的功力是否独到,看看是否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石纹来确定相应的题材与造型,而不是牵强附会。
二看技法是否合理。寿山石雕已由极为简练的技法,发展为现代精细的高浮雕、镂空雕、透花雕和圆雕等。
一件寿山石雕精品往往综合应用各种传统技法。
三看刀法是否充分。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有简练、浑厚、朴茂、秀凌等刀法。如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用秀凌的刀法;如人物圆雕、古兽印钮等雕刻则多用朴茂的刀法。
深圳太古国际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征集部赵经理
手机:166 2078 1034 QQ:120 7095 854 邮箱:120 7095 854@QQ.COM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嘉宾路彭年酒店40楼
征集瓷器,玉器,字画,青铜器,杂项,奢侈品,现代艺术品,进行鉴定,评估,交易与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