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 2017年伦敦佳士得拍卖 约合2.3亿元成交
谈到元青花就有一种莫名的神秘,或许是因为元青花是名品名声太大却所见者少。就“青花”这个名字本身其实就是极富意境的。青花其实是一种釉下的蓝彩,但是与其他中国古代陶瓷品种不同,她没有用工艺本身来命名,比方同样创烧于元代,以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为彩料绘于瓷器胎坯表面,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被称为“釉里红”。然而同样的流程,仅仅是将成色剂换成了含氧化钴的矿物颜料,这样的青花瓷却并未叫做“釉里蓝”。这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中国人赋予青花瓷的遐想,所以起了一个极富意境的名字。元青花的神秘,其比较重要的一点或许在于它没有经过缓慢地孕育过程和在襁褓中成长历练,而是忽然成熟,以至于登峰造极,里程碑式地被学者和藏家追捧。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位香港资深瓷器收藏家,问及是否有元青花精品,他回答说:“很遗憾,一直以来都想找到一件好的元青花,但是很难,明早期的青花都难找,更不消说是元青花了!”
盛名之下,一方面收藏者追逐元青花,另一方面又存有许多疑问。首先是存世量,有人说多,有人说少-其次是市场价位常被津津乐道。2005年7月,一件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拍出了2.3个亿,创下当年中国艺术品世界纪录。然而高价光环之后再没有锦上添花,不要说冲击亿元了,破千万的也寥寥可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恰巧本季佳士得秋拍也征集到了几件早期青花瓷器,借此机会来聊聊元青花。
元青花 到底有多少-
权威书刊多载言:元青花仅有几百件存世,目前全世界收藏元青花瓷器最丰富的机构,一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博物馆,有40件;二是伊朗国家博物馆,有32件。但是如果你留意市场,虽然每年元青花在拍场出现不是很多,但还是能窥见它们的身影。如果跟藏家、经销商聊天,他们中很多人也表示曾经经手或者收藏过元青花。甚至一些铲地皮(行话:活跃在最底层的古玩贩子)也说曾经与在这种青花瓷有一面之交。当然,这里已经屏蔽了那些信誓旦旦的国宝帮。那这究竟元青花到底有多少存诸于世-
从景德镇 到中东
大威德基金会藏 至正型元青花
说道元青花,英国大威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所藏“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无疑是迄今为止研究元青花至关重要的“断代标准器”,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带有准确纪年款识的元青花。它在1952年被发现之前学术上并不认可元青花的存在,只认可中国青花瓷是从明代才开始创烧的。但是那一对青花瓶的铭文清清楚楚地讲述了自己的身世,也让整个学术界开始对青花瓷的产生有了重新认知。后期通过出土发现,我们知道其实唐代就有青花了,但是唐青花、宋青花在学术界还存在争议。虽然唐宋就开始使用钴蓝料了,但是能否称之为青花,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曾志芬认为:唐三彩上的篮彩应该是古代窑工最初对烧蓝彩的探索。与元青花相同,都是以氧化钴作为发色剂,以至于很多人都知道唐三彩只要挂了‘蓝’就很贵,为什么呢-因为蓝彩少,主要靠进口。那个时候还没有国产青料。
虽然宋代制瓷有非常多的窑口,但到了元代,景德镇便慢慢形成了中心,成为中国的瓷都,大量的元青花便诞生于此。在学者研究看来,元青花的诞生并不是中华民族独立创造的结果。元以前,蓝色从来都不是陶瓷的主色调,一方面受颜料限制,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农耕社会,蓝色也不是最受大众喜欢的,甚至在一些文化语境下还有不吉祥的寓意。但由于当时与外族的贸易交流非常频繁,而波斯以及土耳其地区蓝彩陶器的影响,催生了中国青花的诞生。其实,今天回过头来看,青花瓷是中西结合的伟大产物。
佳士得2016秋拍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元代时大量的青花瓷出口到了中东地区,由于缺乏史料记载,我们很难知道的更加详细。当时与中东的这种贸易,或许是为了换取金银,又或许是为了换取青料,也就是苏麻离青(苏料)。苏料诞生在哪里至今仍是个谜,现今也只能猜测,或许是通过贸易渠道从中东地区换来。“今天我们在元青花的存世品里经常能发现有大罐、大盘这样的造型,应该都是为中东地区定烧的。因为中东地区的民族饮食习惯便是一群人围着一个装满食物的大盘,吃肉喝酒,这与汉地的习惯不同。所以这类器形在我们国家并不适用,应该就是专门为了出口而定烧的。”曾志芬说。
从胎体入手
元青花大盘的瓷胎系采用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制作而成,胎质坚实,胎色较白,略微泛灰。因受当时瓷器胎料制备与制作工艺技术条件的时代局限,露胎的底部经常可见孔隙、黄褐色斑点、窑裂等现象,而圈足的胎釉结合处及器身缺釉处周边也往往呈现出火石红色。
元青花大盘底部的窑裂
目前在市场上所见的元青花大盘仿制品也有火石红等现象,但不够自然,人工作伪痕迹明显。另外,真品元青花大盘看上去很重,而当用双手捧起时却没有沉甸甸的感觉。仿制品则手感较重,当用双手捧起时感觉死沉死沉的。
从釉面入手
元青花大盘的釉面白中闪青,质感肥润灵动。因受当时釉料制备与工艺技术水平的局限,釉面会带有砂粒、漏釉、鬃眼及黑斑等瑕疵与缺陷。
元青花大盘釉面上的鬃眼
盘是古代重要的餐具,元青花大盘也不例外,其主要功用是作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餐具器皿,经过长期使用难免会留有各种痕迹,常见的有磕崩、磨擦丝纹及划伤,有的盘底为刀具在其上切割食物时而留下的硬伤,口沿磕缺或剥釉。
元青花大盘口沿上的剥釉
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元青花仿制品,釉面质感不如真品通透润泽,且色调往往白中泛绿,制作上去的各种伤痕与划纹更是显得十分的生硬。
▌从青花釉料入手
元青花大盘使用的是进口钴料绘制而成,因钴料中含铁量较高,故青花呈色浓艳,层次分明,有浓、淡、深、浅的色阶变化,并带有黑色结晶斑。
元青花大盘的青花特色
元青花大盘的花纹图案绘工娴熟,技法独特,画面精美,气韵生动,为后世所难以启及。目前在市场上所见到的赝品则多以化学料绘制,青花呈色混沌,色调漂浮,缺乏浓淡变化、层次分明的立体感。由于仿制品者要照着图录刻意摹画,故大多运笔呆滞,缺乏气韵连贯之势。一般来讲,画工精妙的元青花可能为真品,而画技拙劣者则一定为赝品。
从纹饰入手
元青花大盘的图案布局颇具特色,一般由多个层次的装饰带构成,少则三层,多则四、五层。层次虽多,但繁而不乱,布局满密而清晰。一般自口沿至盘心用弦纹依次划分:口沿和内壁各饰一圈辅助纹饰,盘心绘主题图案。口沿沿面上的辅助图案有海水纹、菱格锦纹及缠枝栀子花纹等。内壁辅纹则多为缠枝牡丹纹、缠枝莲纹,个别为凤穿菊纹或如意开光海水纹。盘心主题内容丰富,常见有莲池纹、凤纹、云龙纹、鸳鸯纹、孔雀纹、麒麟纹、鱼藻纹、庭院景物纹、竹石瓜果纹、芭蕉纹、杂宝纹等。题材主要取自于中国本土的传统纹样,同时还融进了多民族的文化因素,形象再现了当时中外艺术互鉴互融的历史。
元青花大盘的图案装饰
盘心主题图案的构图布局比较灵活,既有同心圆式,也有云肩开光式,纹饰繁复,环环相扣,与整体构图疏密结合,彼此呼应,颇具波斯细密画的装饰风格。除了白地蓝花与蓝地白花外,还有结合了胎上模印与刻划装饰的,也极具装饰效果。
元青花大盘上的模印花装饰
元青花的近期成交价格
元 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成交价:50400万
元 青花人物故事罐成交价:32200万
元 青花凸雕海水龙纹象耳成交价:25300万
元 青花四季花卉纹八方执成交价:11500万
元 青花牡丹花卉纹葫芦瓶成交价:11270万
元 青花云龙纹大罐成交价:10120万
元 青花龙纹四系扁瓶成交价:9790万
元 青花云龙纹大口梅瓶成交价:9200万
郑重提示:
1,不收购,不上门
2,赝品与当代工艺品不合作
一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备条件:
1.藏品要好(符合市场需求);2.选择好的市场;3.公司的平台有实力;4.有实力的买家资源;.5.价位要合理。
┏━━━━━━━━━━━━━━━━━━━━━━━━━━━━━━━━
经营范围:瓷器、玉器、青铜器、木器、杂件及矿物质(陨石)
1、瓷器:清乾隆以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玉;以“润、透、白”为佳;
3、书画:名人字画;以古代名家字画为主;
4、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陨石等;
5、青铜器:各类器具;宝剑,铜镜,佛像,鼎;金银器等;
古玩经纪人:李总
Tel :;欢迎致电咨询
QQ: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