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收藏的四十八两银锭是本地郊区一位老古玩商所售,而他是从一老农手中购得,老农则得于自家拆旧房的墙中。经化学鉴定,确认为白银所铸。
为了弄清这锭比常品少二两的银元宝,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中国货币史》称:“普通大元宝是五十两一锭,下面再分各种大小的小银锭。”旧谱中的大银锭都是五十两,再重的就属镇库之宝了。
在08年的时候香港佳士得的一场春季拍卖会中,与之类似藏品就拍到420万天价成交,同年上海拍卖公司秋季拍卖会上又出现了一件光绪官银五十两银锭,该银锭是专为国库铸造的银两,极为珍贵,最终以568.68万元成交。而在14年香港恒大秋季拍卖会中,一个大明元宝以280万起拍最终以580万落锤,又一次刷新了明清银锭的记录。
大明元宝的拍卖价格怎么定 咨询热线:
本公司近几年对大明元宝市场分析估价:
大明宝四十八两估价:225万 日期:
大明宝-----估价:104万 日期:
大明宝48两银锭估价:200万 日期:
银锭大明宝丁丑年四十估价:160万 日期:
大明宝丁丑年四十八两估价:205万 日期:
银锭大明宝丁丑年四十估价:271万 日期:
陪葬大明元宝市场价格,元宝作为历史长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一个朝代的荣辱兴衰,作为一个朝代所特有的符号,一直以来就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被人们所铭记,它总是神秘的,时不时的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让人缅怀历史。
收藏元宝实际上也是收藏一种有待发掘的文化。尤其是当人们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到它时收藏,更能增添它的收藏价值。元宝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是人们物质生活中不可少的东西,赏赐、赋税、买卖等都缺不了它,它是一种财富的象征。银元宝看上去只是用白银铸成的普通块状物,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觉它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透过外形、文字以及具体使用,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形制转变、职官制度、历史地理、历史人物等,更可知道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古钱,又称古泉。南朝时就有诞生了专著《钱谱》。南宋时有《泉志》,至清代有了《古金所见录》、《古泉汇》和《续古泉汇》等。1930年出版了《古钱大字典》,1982年成立了中国古钱学会,出版《中国钱币》杂志。曾有学者列举出“古钱五十名珍”,其中,以战国时期的桥足半釿布、三孔布、博山刀、晋阳匕、齐六字刀最为珍稀。2010年上海古玩艺术品有限公司春拍中,一枚上世纪出于河北石家庄地区的大型三孔布,拍出352.8万元。不久前的上海古玩艺术品有限公司秋拍中,一枚战国赵铸小型三孔布拍出143.75万元。
近几年大明元宝市场行情价格:
大明宝48两银锭估价:102万 日期:
大明宝四十八两估价:120万 日期:
大明宝丁丑年四十八两估价:244万 日期:
大明宝一枚-估价:152万 日期:
大明宝48两估价:140万 日期:
大明宝四十八两估价:203万 日期:
2017年大明元宝市场价,古制1斤等于16两,即580克左右。大明元宝标48两,按古制3斤计,应是1720克至1780克,而不应是现在的3斤(1500克)。笔者认为,《大明元宝为何缺二两》一文中判断由于是库铸没加“火耗”缺二两的说法是不对的,其实际重量与50两银元宝比较,缺的是9两。用“火耗”解析,其情理不符,至于田赋征银,无论是否加“火耗”,都必须在所标明的标准重量上下,铸好后,由验金师检验重量和成色,方可入库并进入流通。如果认为是帝王赏赐功臣,更不可能,因为特铸更应足量,而绝对不可能把48两铸成41两。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艺术评论》,在古币收藏领域,有的行家专收某一类钱币,颇有囤积居奇的意思。某行家专收“淳化元宝”,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淳化元宝”总是高价频出。一般而言,一枚银质“淳化元宝”的市场价格在2万-3万元,而金质的则在十几万元。2018年秋拍中,一枚估价15万至16万元的北宋“淳化元宝”背佛像金质供养钱,最终创出了34.5万元的高价。
该大明元宝轮廓完整、文字清晰,纹饰深浅适度,边缘线条粗细均匀,间距也疏密一致,其锈色和包浆均自然。正面上方为“奉天省造”,中间为“光绪元宝”;币身周环绕英文“奉天省·库平一两”;背面为蟠龙图案,图案清晰可鉴。该大明元宝就其珍品稀少性、价值昂贵性、品相完美性、群体认同性、美学观赏性与历史故事性等六大标准,历经两个月的激烈评比,被评为“中国近代十佳机制币之首”。
大明元宝-专业估价-私下交易-展览展销-请咨询 上海国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古玩经纪人:袁经理 咨询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