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极具观赏性与历史价值,因此古钱币如同其他古玩一样被藏家们所青睐。中国最早的机制洋式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因钱币背面 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由于早已不在流通领域,留存下来的亦少之极少,更是历史的见证。观近年钱币交易市场,有几个现象值得人们关注:一是传承有序质量上有保证的古钱珍品格外受宠,藏家见了趋之若鹜,即便价格高些也有人追捧。
"袁大头"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很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袁大头拍卖价涨得快,市场价更是高。民国三年、九年、十年的“袁大头”因为存世量多,且大多在市场上流通过,因此其在收藏投资市场的价格长期以来比较平稳,在2004年前的十多年里,一枚价格仅为六七万元;2006年开始价格攀升, 2009年涨到126万左右, 2010年初涨到了145万。当时,藏家们已经觉得是天价了,不可能再涨了。没想到,今年 “袁大头”竟然一飞冲天,涨到近280万一枚。据悉,目前在收藏市场上, “袁大头”已经是我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很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相当难得的火热市场!
并非当代才会制造假“袁大头”,民国时期,也有很多地方军阀仿照“中央政府”发行的银元铸造私版“袁大头” 。
识别真假“袁大头”,一般可从一家几个方向着手:
一是听:拿“袁大头”逐个敲打,发音应该不高,不低,不尖,不闷。
二是比。把“袁大头”放在桌上滚动,检测银元是否大小一致,圆润。
三是看,观看“袁大头”花纹、色泽是否清晰。
四是称,将以上三步后有异样的“袁大头”拿出来称重,看是否与正常“袁大头”一致。五是验,对上述剔除的“袁大头”用硝酸点下,看是否泛出绿色泡沫,或者摔在地上,看“袁头”会不会裂开
民国三年袁大头鉴定真假方法
由于袁大头银元逐渐得到收藏市场的认可,因此不乏众多造假者为追逐利益伪造或仿造民国三年袁大头,不少收藏者不小心就为了袁大头而稀里糊涂成了“冤大头”。以下是原中国钱币博物馆副馆长、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姚朔民为我们提供的三种鉴别袁大头真假的方法:
一、银质辨伪。辨别银元的真假,首先从辨识银质的真假说起。银原子序数47,元素符号Ag,不易氧化,柔性好。真银光泽柔和,润白色。银的成色越高其泽度越白,真银元清洗后雪白照人。银元硬度低,两块银元相叠摩擦,有油润感,听不到金属磕碰声音(外国银币或凸凹不平的银币除外)。
假银元或钢铁做胚、或铜铅做胚、或铝锡做胚,或金属粉末水泥合成做胚,其色度偏暗,无光泽。假银元用火烧后便“丑态”百出,有断裂的、变形的、散化的,真银元火烧不变形、不变音,清洗后雪白有亮光。假银元清洗后泛黄、泛青、泛黑或泛灰。辨别银质是收藏银元的前提。
二、听音辨伪。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对卡银元中心,或用中指托住银元中部,用另一枚银元撞击,声音清韵柔和的是真银元。声音尖高的是钢铁做胚假币,声音嘶哑的是铜锡合金做胚假币,声音沉闷的是“银包铜夹馅”假币,无声的是金属粉末水泥合成胚假币。
过去传统的鉴定银元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掐住银元中心,用力猛吹,能听到轻微韵音的是真银元,无韵音的是假银元。这种方法一是要听力好,二是切忌手指与银元接触面过大,三是要猛吹快听。听音辨伪是识别银元的基础。
三、包浆辨伪。传世银元表面有一层氧化银,就是人们常说的包浆。包浆主要有浅黑色、浅灰色、浅橙色和粟壳色。用鞋油擦涂和蜡火烧烤出来的包浆呈重黑色,一眼便识。辨认包浆是识别银元的有效方法
“袁大头”银元因其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袁大头”日渐走俏,价格一路上扬,因此绝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袁大头”是银元收藏中的一匹“黑马”,具有较高的升值潜力。
袁大头中华民国元年至十年---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十年袁大头成交价:HKD成交日期:
袁世凯像中华九年 160.00-280.00万
中华民国三年壹圆袁大头 147.50-295.00万
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银币 万
民国八年袁大头银币 250万
民国三年签字版袁大头银币 698万
袁大头金币 1150万
重庆德鸿文化为各位广大藏友免费 鉴定 拍卖藏品
联系人杨经理:同号(可以加秀藏品图免费基本鉴定)
公司地址:重庆渝中区大坪龙湖时代天街3号楼
交通指南:轻轨2号线石油路2号出口
我们公司正向全国各地征集藏品,免费鉴定,出手方式任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