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噻菌胺
英文名称 Benthiavalicarb-isopropyl
中文别名 [(S)-1-[(R)-1-(6-氟苯并噻唑-2-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CAS RN
分 子 式 C18H24FN3O3S
分 子 量 381.4649
苯噻菌胺对疫霉病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对其孢子囊的形成孢子囊的萌发在低浓度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对游动孢子的释放和游动孢子的移动没有作用。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 Berl) 瓜类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Rostov.)和十字花科霜霉病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 Fr.)的田间试验结果相似。苯噻菌胺的生物化学作用机理正在研究中,苯噻菌胺对苯酰胺官能团有抗性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以及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官能团有抗性的瓜类霜霉病都有杀菌活性,推测苯噻菌胺与含有这些官能团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不同。而且,苯噻菌胺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氧化合成,对疫霉病菌原浆膜的功能没有影响。
新型杀菌剂苯噻菌胺具有很强的预防、治疗、渗注透活性而且有很好的持效性和耐雨水冲刷性。田间试验中,苯噻菌胺以较低的剂量(25 75g a.i./hm2)能够有效的控制马铃薯和番茄的晚疫病、葡萄和其他作物的霜霉病。苯噻菌胺以25 35g a.i./hm2 的剂量与其他杀菌剂配成混剂,也能对这些病菌有非常好的药效。
晚疫病和霜霉病都是世界农作物重要的病害,对其预防和治疗受到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关注。由组合化学工业公司和Ihara 公司联合开发的新型杀菌剂- 苯噻菌胺,对卵菌纲真菌病有很好的活性。苯噻菌胺可与代森锰锌(mancozeb)和灭菌丹(folpet)等制成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