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书报

祖传的书札不知道值不值钱

  • 发布时间:2018-06-24 00:00:00,加入时间:2015年08月11日(距今3552天)
  • 地址:中国»福建»厦门:思明区厦禾路
  • 公司: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小七,手机:18650013905 微信:Svan1126

书札又称手札、信札,说得通俗一些,就是信件。而由历史名人随心所欲创作的书札,“尽精微”而“致广大”,兼具史料、文学、书法等多方面的价值,加之“存世仅此一件”的孤品特性,历来为藏家所青睐。

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带有名家“上款”的字画更能体现名人之间交往的,就是名人书札。它有别于大幅书画作品,显得更有生活趣味,也更生动,更有史料价值。它是由古代尺牍演变而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书信,那时书写书信都是在竹简或者木牍上,而且受书写材料和文字等局限,文辞比较简练。到了东汉,造纸术成熟了,书信才随之得以发展。而书信最发达的时期是明末清初,一大批文人墨客于书信中抒发胸臆、互通信息。在书信的语言方面,清以前均为文言文,清末民初白话文流行,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大学者也用白话文写书信,“五四”以后白话书信体散文更加盛行。

唐朝以前的名人书札,后人习惯称之为帖,主要是重视它的书法。而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名人书札,就是西晋时期陆机手书的《平复帖》。《平复帖》虽是一纸书信,但点画苍劲有力,笔法奇崛,称得上是稀世的书法珍品,甚至曾引得大收藏家张伯驹不惜为其倾家荡产。清乾隆帝著名的三希堂珍藏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殉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实际上也是书法大家的三通书札,从篇幅上看,也就是三张“便条”。

鉴定范围:瓷器、青花瓷器、玉器、字画、翡翠、古玉、鉴定、拍卖、收藏、铜镜、宣德炉、花梨木、家具、紫檀木、沉香木、黄花梨、天珠、陨石、奇石、寻宝、金丝楠木、田黄石、鸡血石、铜钱、象牙等。

完全都是免费鉴定

厦门伯得富公司运用专业团队,博学多才的鉴定专家,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为广大藏家提供精细的一手资料为藏家提供真诚有效的收藏建议。同时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资源的全角度宣传,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的宣传阵容,为海内外收藏家,艺术家搭建一个广阔的文化艺术品收藏交流交易平台,携手共赢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如果您有藏品不知道价值

如果您有藏品不知道年代

拿起您手中的电话吧...免费电话咨询

拿起您手中的电话吧...免费给您提供最准确的专业鉴赏   征集电话:

藏品鉴定:

实物鉴定:藏品名称、藏品的断代、藏品的描述与解说、藏品市场参考价;

帮您处理以下迷惑: 

出手古玩艺术品的必备条件-谨记 

一件藏品出手的五大必备条件 

1.藏品好; 

2.挑选好的商场; 

3.挑选好的渠道; 

4.买家有实力; 

5.价位合理。 李经理: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