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与耳鸣可不是什么小毛病,它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导致终生残疾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是耳部器官功能退化,当耳内异物、炎症肿胀发生阻塞、耳膜充血、内响、穿孔、中耳积液或感染、耳硬化等症,均可发生传导性耳鸣。这种耳鸣的特征是单侧性,即耳鸣发生于病变的一侧,且音调较低,有节律性,如“隆隆声”,“轰轰声”。耳的感应部位是内耳与耳蜗。
耳鸣患者就诊时常常会问及医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会耳聋么?在接诊的患者当中,我们会发现几种情况:
(1)耳聋与耳鸣并存:1944年,Fowler注意到耳鸣可存在于正常听力的患者,但多数患者(90%以上)听力学检查有听力减退,可以呈传导性、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引起耳聋的病因即使引起耳鸣的原因。例如:慢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耳硬化症的患者。
(2)耳鸣与耳聋程度不符:有的患者耳聋很严重,几乎听不到声音,但没有耳鸣。相反,有的患者虽然听力正常,但耳鸣却很严重,甚至影响睡眠,严重时出现自杀倾向。
(3)耳鸣、耳聋出现的先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耳鸣的主调频率与耳聋的频率分布很相似。
耳鸣耳聋的分类按发生部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因传导声波到听觉神经的一系列听觉器官发生病变导致声波无法下传的传导性耳聋;
二类是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听觉的听神经发生病变的耳鸣耳聋,称之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三类耳鸣耳聋就是第一类与第二类的混合性耳聋。
最常见的药物治疗:用药物治疗耳鸣,目前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快速可靠,不需要病人主动配合的优点,可能是最有前途的一种耳鸣疗法。
1)血管扩张剂和神经营养药物:韩百通中药调理目的在于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和促进代谢,有助于功能恢复,从而获得控制耳鸣的效果。
2)神经阻滞药物:目的在于降低中枢及周围神经的亢进功能,从而改善耳鸣。
Barany(1935)首先发现用普鲁卡因注射下鼻甲后耳鸣得到缓解,Lewy(1937)、Gejort(1963)、Englesson(1976)等相继报道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梅尼埃病和其他疾病引起的耳鸣获得效果。建议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常规剂量为:1―2mg/kg(治疗重度眩晕:利多卡因0.2g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点滴)。
3)抗惊厥药:通常用卡马西平治疗,选用利多卡因有效之病人,服用此药效果较好。
从我们对这些中青年患者的病史询问中总结出的原因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生活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经常性熬夜加班或者是打游戏,严重缺乏睡眠;
二、脾气急躁,经常性因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或者是郁郁寡欢;
三、平时就自觉稍有耳鸣耳聋,对工作生活没有大的影响,未咨询医生或者采取相应治疗,突然发生耳鸣耳聋症状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