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富士苹果树作为引进品种,对光照、温度的要求很高。东海县双店镇“因树修剪,随枝作形”抓好红富士苹果树冬季管理。
1、幼树:应采用“一年定干,二年重剪,三年拉枝”的办法进行修剪。
2、初果期,则应分清主辅关系,培养疏松、下垂、细长的结果枝组,要防止出现上强下弱。
3、盛果期,为保证优质高产,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调整枝量。疏除过大辅养枝及主枝上侧枝,去除过低主枝和中间多余主枝,拉大层间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克服大小年。冬剪时,按照树体情况,严格疏花疏果,限制树体负载量,提高产量。
(3)延长盛果期年限。注意“营养枝、育花枝、结果枝”比例,保持骨干枝优势和健壮的结果枝组。
冬季本该是农户们一年中最安逸的时候,围着热炕头,闲话着家长里短,但是富县寺仙镇寺仙村有些果农却在砍伐果树。
间伐后苹果品质提高
“人家继红的果树,去年间伐后,现在长得很旺。虽说果树少了,但树势和品质都好了,收入比以前还高了。”看到同村李继红的果园间伐后的大改观,李继学主动把技术员请进了果园。
说起果树间伐带来的好处,当地果农深有体会。在寺仙镇太平村,提起李延生,大家都说他可是个能人。过去在村里带头种苹果树,几年时间就致富了。近几年,面临果园老化和效益下降的问题,他带头间伐果树,又收到了成效。
李延生有80亩果园,原先株距小,通风透光不行,果子小还难上色。去年,他响应政府的号召,进行了逐行间伐,原先每亩40棵果树伐掉了20棵。
“往年一斤只能卖到两块来钱,今年卖了3块2,总收入50多万元。”李延生高兴地说,“产量虽然是过去的一半,但苹果变大了,变甜了,红得还早!”
老园改造势在必行
寺仙镇是富县苹果的主产区之一,全镇共有果园面积2.2万亩,仅苹果一项收入就占到人均收入的80%。“苹果一熟,好果子早早被一抢而空,不好的苹果降价也不好卖。”寺仙镇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张永兵告诉记者,该镇大多数果树栽植于上世纪90年代,老园改造势在必行。
为了消除果农的后顾之忧,全镇领导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宣讲间伐的好处,转变群众的观念。政府还为间伐户连补三年每亩价值600元的有机肥,同时给予技术培训、配套设施等多种支持。
“果树长了20来年,真舍不得伐,但看了别人家的好苹果,也狠下了心。”寺仙村村民刘强也由刚开始的想不通转变到了到积极配合。
据了解,寺仙镇今年实施间伐100亩,累计完成2000多亩果园,间伐前后的收效对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