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免费鉴定:小卢
大明宣德炉,是明朝时期的宣德炉孤品。
宣德炉,为明朝宣德年间创制的焚香之炉,通常用于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
明朝300年间,制作了不可胜数的器物,可称上乘之作。宣德炉作为其中的一种,可谓前无所师法,后无能为继,不愧为天地间一精美绝伦的古董,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宣德炉的特色:一是原料多,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二是炼次繁,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流传历史
宣德炉拍卖成交记录:
0456 铜象耳宣德炉 4,196..56万 4,462.50万
0403 冲天耳宣德炉 375.00-750.00万 510.72万
0457 铜凤眼耳宣德炉 456.73-506.10万 493.50万
2093 大明宣德炉 350.00-350.00万 402.50万
0570 双兽耳宣德炉 250.00-500.00万 325.00万
2233 宣德炉 280.00-560.00万 308.00万
0664 洒金六角宣德炉 91.85-91.85万 308.00万
0075 清·乾隆 宣德炉 132.00-264.00万 233.31万
焚香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人们多用于祭祀、熏衣等,更有不少文人雅士喜欢在书房内焚上一炷香,颇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早在汉代前,中国就出现了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两宋时,瓷香炉的制造得到了推广。明代炼铜工艺进步,在宣德年间开创了黄铜铸炉的先河。
宣德炉的铜质
好的宣德炉,首先铜质要好,其次型制要入谱,皮色要漂亮,款识要精细。看宣德炉从铜质入手。明代的炉子口薄、底薄,无须加重,但是压手,就是因为铜质好,铜的精炼程度很高。普通的铜经过四炼即可呈现出珠光宝色,而宣炉所用的铜,最精者十二炼,最劣者也有六炼。炼的次数越多,杂质去得越多。所以看炉子先看足底的铜质。
宣德炉的皮色
古人讲宣德炉最妙妙在皮色也:“宣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肤柔腻可掐”;“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莹映彻,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由于用料和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因素,宣炉的颜色具有极为特殊的古朴大雅的韵味,这也是其能成为炉中极pin的一个重要原因。宣德炉不仅色质典雅,皮色的种类也十分丰富,有水白色、藏经纸色、茄子色蜡茶色、朱砂斑、栗壳色、琥珀色、甘蔗红色、桑椹红色、猪肝色、石榴皮色等等。
重庆德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龙湖时代天街B馆3号楼39楼)
加免费鉴定:小卢
提供免费鉴定 拍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