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办公室业务》是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所属中国档案出版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秘、档案类期刊,一直坚持面向办公室人员、服务办公室工作的宗旨,凭借"实际、实用、实在"的特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文秘期刊之一。《办公室业务》办公类重点刊物,亦是我国唯一公开发行的面向各级各类办公部门的综合性刊物,自1992年创刊以来,本刊秉承立足办公室实际、研究办公室工作、交流办公室经验、丰富办公室生活的办刊宗旨,深得全国各地办公系统领导及办公室人员的关注、支持和喜爱。对于提高办公系统人员素质、交流办公室工作经验、传播办公政策法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中文名称:办公室业务
外文名称:Office Operation
语言:中文
类别:档案
主管单位:中国中南传媒
主办单位:中国中南传媒
编辑单位:办公室业务编辑部
创刊时间:1992
出版周期:半月刊
国内刊号:D
国际刊号:X
邮发代号:82-501
期刊收录
《办公室业务》杂志属于ASPT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龙源期刊网全球版权唯一代理期刊,影响因子:未统计。
主要栏目
法规与标准、经验交流、督促检查、参谋智囊、秘书园地、公文写作、信息工作、信访工作
投稿须知
一、摘要与关键词:文章要提供字的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提供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撰写的文章字数以字为宜。
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职称、职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须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三、注释:注释序号(上标)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附于文末。
四、非正式出版物(如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未正式发表的讲话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五、参考文献的格式:
1、参考专著:[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参考报纸、期刊:[序号]作者.文题.报刊名,出版年,卷(期、版次),其止页码(具体情况可以参照国家GB"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六、资助项目需注明资助者、项目编号。
七、体例要求:以"一"、"1"、"(1)"作为文章层次,(1)之下以小标题方式提炼主要观点。
八、图表要求:表格:将表名置于表上方居中;图:将图名置于图下方居中。表、图内文字统一用楷体。
九、为便于稿件的修改及联络,请作者提供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
十、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
投稿的请用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咨询号:
咨询QQ号:
联系电话:
投稿的邮箱
2017年20期的一部分目录
关于编报领导参阅的几点思考 罗双涵;余承勋;谢安;殷悦;5-6
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曾定有;任晓辉;7+29
关于办公室综合文稿写作的若干思考 刘士源;邓静;8+14
如何有效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陈蒙蒙;9
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撰写领导讲话材料的水平 王丽红;10
浅析如何提升办公室综合事务管理水平 杨庆红;张贞;11
现阶段机关办公室管理实践思考 陶维;12
试析现代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完善 李燕;13-14
高职院校办公室效能建设探究 王向东;15
树立大局意识 提升高校办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陈婉兰;16+27
基于岗位 显著提升后勤财务保障能力 王连会;王济源;17
论如何做好供电企业后勤管理工作 祝嘉;18+45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姚伟华;19
离退休职工文化建设研究 柴向明;20+49
发挥女工组织作用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史利利;21+32
立足岗位当好示范 担当作为引领发展——对基层农发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考 梁红亮;22
积极开展党支部主题活动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张莉;付熙;王静;23
浅议基层党组织如何实现党建提升的目标和任务 薛全亮;24-25+47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的若干思考 修贵君;26
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提升党员道德品行的思考 杨平;曹闻骊;桂波;侯晋芳;27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李东华;28-29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 岳丽华;30
探析新时期如何做好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 李静怡;31-32
加强政工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建设 王同光;33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思政教育基本原则运用探讨 袁苏惠;34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城管执法队伍和谐发展 吴治国;35
新形势下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路径分析 黄大志;36+58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点、功能探析 董亮;37
浅析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对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陈海燕;38
试论如何加强高校保卫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钱凯;39+52
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建设的思考 谷光惠;40+63
国有煤矿企业思政工作的人性化管理策略初探 沈仁为;41
加强公路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探讨 郑蕾;42
离退休职工管理重点与解决措施 武军;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