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香港的拍卖行以2.2亿港元(含佣钱)卖出一件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2014年香港的拍卖行以2.8亿港元(含佣钱)卖出一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如此天价之物,难道即是明朝瓷器的魁首?笔者认为未必定。
明瓷官器的高峰在成化。对此,古人早有所识,今人亦有所知,孙瀛洲先生说:“成化官窑烧造的瓷器,质良色精,创作技巧为明代八大期间(永、宣、成、弘、正、嘉、隆、万)釉上彩瓷之冠。”
成窑夺冠,大约的确与万贵妃有关。万贵妃对成化帝的爱怜和成化帝对万贵妃的宠爱,是一段不争的史实。史载,万贵妃曾有不惜重金搜罗各项“奇技异物”的行为,既是皇家需要,又肯出高价收买,“鬼工妙器”的呈现即是天经地义。史有所记,当时无锡有工匠将龙眼巨细的象牙雕成葫芦状,“中藏杂器数十事,皆象齿所造,微细不可数,用黑角小盘一枚,如当三钱大,然后倾葫芦中物入内,则黑白分明。盘上有字曰某年某月某人工……中有浮图一,长如粒米,亦有七级,每级就上锁一斫,束之一水桶上,有连环作铁索状,每环圆转相交,如麻粒大。其他如剪刀、琵琶、烛台、镜奁、炉瓶之类,悉如麻粒,而规制俨然。人玩时鼻息稍麄,则触而飞起。”这当然算是一件“鬼工妙器”。作为瓷作的“鬼工妙器”又是啥呢?笔者认为那就是成窑脱胎彩瓷,那才是明朝瓷器的典范。
对于那种成窑脱胎彩瓷,在笔者有限的视界中,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馆好像未见披露。海外的那些著名博物馆中也不见踪影。故而在那些只以亲眼所见为叙事目标的专家学者,在对于斗彩、对于成窑的专著的文章中,不见对成窑脱胎彩瓷的评估,甚至连“脱胎”一词也很难提及。
免费鉴定 买卖双方确定价格可上门交易
联系人 罗生
联系方式 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