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釉彩种类讲解

  • 发布时间:2018-06-03 17:14:05,加入时间:2018年05月11日(距今2547天)
  • 地址:中国»武汉»蔡甸:武汉经开区万达广场C6座904
  • 公司:武汉浩泽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叶雨泽,手机:15927584221 QQ:417168184

釉上彩——指在已烧好的素器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的温度烘烤而成,因彩绘在釉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明清景德镇窑釉上彩广泛应用,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釉下彩——指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釉,入窑经高温(1300℃左右)一次烧成,因彩绘在釉下,故名。釉下彩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色彩绘瓷器,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釉里红瓷,使釉下彩工艺更臻完美,明清两代青花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
明洪武釉里红菊花纹碗
青釉——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1%~2.5%范围的铁量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焙烧,便呈现青色,故名。商周原始青瓷是青釉的始创期,汉代趋于成熟,宋代达于高峰,出现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品种。
宋官窑青釉花式洗-台北故宫藏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