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头像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俗称“小孙头”或者“孙小头”)来历,至1911年底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1月3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由于币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铸大汉银币,福建改铸中华元宝外,主要的造币厂,大都仍沿用前清钢模铸造银币,以供流通需要。图案采用大总统孙中山肖像,以后的通用银币再改花纹式样。孙中山令财政部行文,同意鼓铸纪念币,并命令其余的通用银币新花纹,“中间应绘五谷模型,取丰岁足民之义,垂劝农务本之规”,训令财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币厂照式鼓铸。不久,财政部就颁下新模给江南(南京)、湖北、广东等造币厂依式铸造,这就是“中华民国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的由来。
1911年(清宣统三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各省积极响应,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迅速土崩瓦解。福建革命党人也于同年11月9日在福州举事,经过一天激战,革命军光复福州城,成立了中华民国闽军政府(亦称“福建都督府”),推选原清军新军第十镇统制孙道仁任都督,彭寿松、郑祖荫等10人组成参事员会(不久改称“政务院”),行使军政权力。闽省光复之初,军政支出浩繁,而府库空虚,财政极为困难。为缓解财政紧张局面、维持社会金融稳定,闽军政府政务院决定设立印铸局(局长林晓),铸造铜钱、银角等钱币投放市面流通。当时除铸造发行了“福建通宝”圆形圆孔铜钱外,还铸造了带有“辛亥”字样的“中华元宝”银角参与市场流通。辛亥“中华元宝”银角铸造、流通时间极其短暂,存世数量稀少,故不为人所知。但它作为近代福州铸造发行的辛亥革命纪念币,也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枚见证辛亥革命胜利的纪念银币,在近代货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重视。
中华元宝_专业拍卖公司 咨询热线:
本公司近几年对中华元宝市场分析估价:
1912年福建银币厂造中华---估价:175万 日期:
福建中华宝-估价:203万 日期:
1905年新疆省造饷银伍钱---估价:136万 日期:
辛亥1911年福建都督估价:248万 日期:
1912年福建中华宝十文-----估价:269万 日期:
福建中华宝-估价:224万 日期:
中华元宝福建都督府,民国成立时,由于币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铸大汉银币,福建改铸中华元宝外,主要的造币厂,大都仍沿用前清钢模铸造银币,以供流通需要。由于币制混乱,临时政府财政部长陈锦涛,于民国元年3月11日呈文大总统孙中山,鼓铸1000万元纪念银币以为整顿。图案采用大总统孙中山肖像,以后的通用银币再改花纹式样。
中华民国孙像开国纪念币银元,由于铸造厂家不一,铸造年代不同,雕刻师英语水平不高,除正背面主要图案未变外,其花饰细节、英文字母均有变异,特别是英文字母差错较多。这就形成了该币的多种版别。传世较广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五角星版式,一种是六角星版式。
近几年中华元宝市场行情价格:
1905年新疆省造饷银伍钱---估价:254万 日期:
1905年新疆省造饷银伍钱---估价:249万 日期:
1905年新疆省造饷银伍钱---估价:222万 日期:
1911年辛亥福建都督府造---估价:280万 日期:
1911年辛亥福建都督府造---估价:212万 日期:
1911年辛亥福建都督府造---估价:223万 日期:
中华元宝福建铜币厂造,辛亥“中华元宝”银币正面中央为“中华元宝”四字,楷书对读,中间铸有一小“闽”字(标明铸造地是福建省),外环一道圆形珠圈。珠圈上方有“福建都督府造”六字,下方有“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字样,标明币值,珠圈两侧分列“辛亥”二字,标明铸造年份;币背面以“铁血十八星图”作为主景图案,中心网线花纹内亦铸了一个阴文“闽”字。四周环绕英文字母“FOO-KIEN(福建)”,“1MACEAND4.4CANDAREENS(一钱四分四厘)”,左右两侧饰以四点花星。“铁血十八星旗”,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革命军所使用的军旗,其样式为:长方形,以红色为底,旗中间为一黑色大九角星,九角星的边线交点上点缀十八个黄色小圆星。此旗原为共进会会旗。据亲历武昌起义的赵师梅老人回忆,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起义前命其制作铁血十八星旗,曾如是说:“红地和黑九角星象征铁血,就是说革命必须使用武力,以热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在黑九角星内、外角上共有十八颗金黄色的圆星,代表关内汉人所在的十八个行省,黄色代表炎黄子孙,意味着辛亥革命的第一意义是汉民族主义革命。”是旗民国成立后被定为陆军军旗。“铁血十八星旗”是辛亥革命时期最广泛使用的旗帜,将此旗图案铸造于钱币上,使辛亥“中华元宝”小银元带有强烈的革命色彩,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