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预制保温管经过一个小时后采集的室外温度T0替换T2的值,以此类推,这样经过24小时后,输入供热曲线T2g=57-1.6×T0中的T0值,就是24小时的室外温度平均值了。由于修正是在原有程序中增加一小部分程序,原有程序不变,同时又合并了直供混水站和间供站的供热曲线,因此24小时平均室外温度的供热模式很快调试完成。通过今年的实际运行,各热力站自控运行平稳,反应较好,解决了采用第一种自控模式出现的问题。图三为2006年1月及2月初非自控站68#-1站实际二次供水温,自控站68#-2实际二次供水温度及热源实际一次供水温度随室外平均温度T0的变化曲线图。从图可以看出自控站比非自控站能更好的随室外温度变化而调节,整个的自控站二次平均供水温比非自控站二次平均供水温有所下降,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聚氨酯直埋保温管应用的主要节能技术及工艺: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优化设计;低温循环水供热的最优化技术;集中供热系统的优化调度与控制技术;能源的量化管理技术;二次网的变流量调节技术;的水力平衡调节技术;供热系统的集中补水技术;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系统及能源管理系统技术等。1.将原供热区域内的蒸汽供热管网改造为高温水供热管网,实现供热系统的汽改水,降低供热管网的管损;2.将东郊热电厂的三台抽凝式汽轮机组全部改造为“低温循环水供热”,完全且充分地利用凝汽器的余热,承担供热系统的基础热负荷;低温循环水再经汽轮机的抽汽加热后变为高温水供热;3.将原低温循环水供热系统改造为高温水供热系统。
改造工程完成即进入系统维护期,工程改造分期完成,其维护期也分期开始。系统维护期直至项目合作期结束。2010年开始合作至2011年3月16日第一个采暖季结束,节能服务公司通过资金、技术、指导培训及运行管理等的人力物力投入,协助顺利完成了项目年度采暖季改造及运行管理任务。通过对比分析该采暖季的运行管理数据,该采暖季综合节能量达到15000吨标准煤,综合节能率达到20%以上。运行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