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贵州银币,光绪及民国年间制造,其中光绪年间贵州官炉熔铸过五种“钱宝”银币。现在,“钱宝”存世十分稀少,殊珍贵。制造的钱局名称为贵州官局、黎平官炉、贵州官钱局、贵州造币厂。在贵州竹子银币的拍卖历史中,在2016春拍中,一枚贵州省造民国38年壹圆竹子方窗版,为PCGS评级XF45,最终以港币成交,约合208万人民币,创下了竹子币的成交价格记录。
相对于方窗而言,贵州竹子银币圆窗版略多,在上海2014春拍-钱币勋章专场中,一枚近未流通状态的贵州竹子圆窗以96万人民币成交。
该币令人惊叹的是有着非常高的防伪能力,该币正面楼柱的右侧下特别铸了一个很小的“谷”字,这个字很隐蔽,需仔细查看才能发现,此“谷”字系指当时任“贵州省政府主席”谷正伦之姓。。这种做法与之前贵州地方军阀周西诚主政时铸行的“贵州汽车银币”铸有“西城”二字暗记一样,在其它地方政府铸造的银币中罕见。
清代贵阳八景之一的“鳌矾浮玉”即为位于贵阳南明河鳌矾石上的甲秀楼,楼系贵州巡抚江东之所建。建楼以前,曾在此建栖云亭讲学传道。楼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开始兴建,当时先在沙中垒台作“奋鳌状”,名“鳌头矶”,再于台上建阁,名“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
这枚银币数量极少。1949年,当时国民政府决定重新恢复银本位制度。于是,“贵州省政府”就在10月15日开始制造这款银币,所用机器设备除沿用周西城时期遗留的部分外,大部由贵州物产公司经理朱迈仓在广州购办。开工生产不足一个月,即11月11日造币厂人民解放军已进入贵州天柱县而停止。按照该厂原计划日平均产量为500枚的知情人回忆而推算,这枚银币的铸造量应在一万枚左右。由于传世日久,经过了近百年的市场消耗,加上历次政治运动的“洗礼”,这枚银币的存世量已经十分微小了。
正是由于存世量极其稀少,泉届对这枚银币的追逐从没有冷过,大约十来年前,好品相的就大约10万一枚,经过这些年有实力的藏家越来越多,价格飙升到大约20万一枚,当然根据品相不同,差别也比较大。但这种钱币由于价格高,造假者众多,加之大多数人没见过真品,鉴别能力有限,建议普通泉友学习了解而已。
此次征集范围
1: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
2: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3: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4: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钱币邮票等。
电话:
:
QQ:
联系人:徐经理
敬请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