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房屋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良好的政策环境使装配式房房屋在全国各地迅速兴建起来。
政策解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6年9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更大程度利企便民;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具有发展节能环保新产业、提高建筑安全水平、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等一举多得之效。会议决定,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重点,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
为此,一要适应市场需求,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推进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品种和规格,引导企业研发适用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装配式建材应用比例,促进建造方式现代化。
二要健全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制度,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及采购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将发展装配式建筑列入城市规划建设考核指标,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在供地方案中明确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要求。用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装配式建筑服务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目前全国已有30 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
可以说,装配式房屋的市场前景不可限量,而因此产生的建材需求量更加巨大。在国家大力号召和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的背景下,星河建材研发的以植物纤维废弃料为原材料的新型绿色环保建材,不仅优化利用了农作物的废弃资源,而且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这种新型建材规避了传统建材的绝大部分缺点,且自重轻,安装便捷,回收方便,用途广。用以建造装配式房屋时,更能做到“建房七无”:一无钢筋、二无水泥、三五砖、四无梁、五无柱、六无石材、七无构件;“房屋七防”:一防震、二防火、三防水、四防冻、五防裂纹、六防虫蛀、七防老化,在目前装配式建筑火热发展的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