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辰道化工公司(原北方化工化工回收公司)现紧急高价回收一批松香树脂,回收各种废旧树脂,过期树脂及各种化工原料回收,性质不限,包装不限,价高同行,上门回收,现金交易,真诚合作,提供消息者重金答谢,回收PVC稳定剂、增塑剂、增强填充剂、增韧剂、抗击改性剂、成核剂、荧光增白剂、抗氧剂、PVC稳定剂、紫外光吸收剂、杀菌剂、防霉剂、发泡剂、助燃剂、化学交联剂、偶联剂等。环保是成本而不是效益。企业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在自觉环保阶段,环保是效益:对环境友好的企业才能占有市场,生产过程污染程度低、清洁水平高的产品才更具有竞争性。而在目前的被动环保阶段,环保是成本:尤其对于重污染行业,污染治理投资已经在企业的成本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甚至说部分产品是由环保成本来决定它是否赢利。环保投入越少,企业的经济利润空间越大。另外,不同审批部门、不同地区左右了相似的企业环保成本不同,出现水涨船高、趋利避害的现象。如国家环保总局审批要求高、地方环保部门审批要求低,企业为降低环保投资,倾向于以各种手段和名目向地方环保部门报批项目;如东部较发达地区地方环保标准严、西部地区地方环保标准松,企业倾向于以支持西部开发等名义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以低标准进入。执法环境的差别、地区性的差异决定了环保成本的高低,也是导致前述布局性问题、地方监管不力、污染转嫁等问题出现的诱因。(3)环境影响评价变成一种产业。多数化工石化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不完整、针对性不强、深度不够、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主要原因包括:近几年经济发展过快,项目太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法规性技术文件的编制演变成了一种产业,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更大的环评市场,环评单位为完成任务,粗制滥造;多数环评单位对化工行业的业务不熟悉、不懂生产工艺,“先天不足”的缺陷使报告书对毒性污染物关注和评价不够;短浅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狭隘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各地政府对环评工作行政干预太多,客观上给报告书的编制带来难题和阻碍;为迎合建设单位的需求,环评单位往过多从节省投资和加快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化工项目选址的环境可行性评价深度不够、环境风险评价深度不够,整体水平不高。 二、化工环保问题的解决对策 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要求:调整化学工业布局,淘汰高污染化工企业。对化工石化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下面几个环节着手加以缓解和解决。1、合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国家划分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对各地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分类控制。环境敏感区域的发展必须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兼顾地方发展,考虑子孙后代的环境权利,从全局角度开展规划、制定标准法规,并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如海南岛、西藏等特别需要保护的区域,应结合资源优势和生态特色发展清洁高科技产业,禁止发展石化、化工等高污染、高风险行业。三峡库区等重要水域保护区域,需基于水体保护要求制定产业规划,解决好流域或区域内局部与整体经济发展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