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扩张非要做手术才可以吗 答案非也

  • 发布时间:2018-06-07 13:44:07,加入时间:2018年04月16日(距今2245天)
  • 地址:中国»广东»佛山: 广东佛山
  • 公司:广东好森活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吴小姐,手机:18520596640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良性疾病,是一种病程冗长、病变复杂而多样化的慢性乳腺病,过去对本病认识不足,曾用过多种名称。发病常见于35~40岁的经产妇、非哺乳妇女,其次为绝经期后老年妇女占乳腺良性疾病的4%~5%。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乳腺导管扩张症因在乳晕区皮下常可触及扩张的乳腺导管呈条索状,类似面条样虫状物或呈棕红色管状肿物而被称为“静脉扩张肿”。在显微镜下发现病变中有大量浆细胞浸润;在较详细的研究后发现,本病发展到后阶段,乳腺导管分泌物不仅刺激导管扩张,而且可以溢出管外,引起管周以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并定名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导管扩张症病因

1.导管排泄障碍

如先天性乳头畸形、凹陷、不洁或外来毛发、纤维等引起乳孔堵塞,导管发育异常,乳腺结构不良,导致上皮增生炎症损伤等引起导管狭窄、中断或闭塞。导管内分泌物积聚,引起导管扩张。部分中、老年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乳腺导管呈退行性变,管壁松弛,肌上皮细胞收缩力减退,导致导管内分泌物积聚而管腔扩张引起本病。

2.异常激素刺激

有学者发现病人血中性激素水平异常,排卵前期血中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正常,而泌乳素(PRL)水平高于正常。异常的性激素刺激能促使导管上皮产生异常分泌,导管明显扩张。一般来说,单有阻塞存在而无异常激素刺激促使上皮分泌,不致发生导管扩张。导管排泄不畅,常是溢乳期发展到肿块期的主因。

3.感染

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伴有厌氧菌感染或乳晕部感染,侵及皮下,波及乳管,经乳管穿通后形成瘘管。或在导管阻塞的基础上,管内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类脂分泌物大量积聚,并逸出管壁分解后产生化学物质,引起周围组织的化学性刺激和抗原反应,引起以浆细胞为主的炎症过程。

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

贴敷疗法:太舒特乳腺贴,打通乳腺导管,强化乳腺功能,促进胸部血液循环,预防毒素於塞,促进淋巴及血液循环,调理乳房组织微循环,改善乳腺疾病,增进荷尔蒙分泌效果,达到疏肝理气,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排出毒素的作用。

2、手术治疗

1)乳管切除术

适用于病程早期,乳晕下导管普遍性扩张及乳晕下肿块伴乳头溢液者,其方法是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保留乳头,从乳头以下切除所有扩张导管,并楔形切除乳晕下的乳腺肿块组织。

2)乳腺区段切除术

适用于乳晕下肿块且伴有乳腺导管周围炎者。术中应将此区域所属大导管及肿块周围组织,从乳头起一并切除以防止术后形成乳晕下囊肿、乳腺瘘管及乳头溢液。

3)单纯乳腺切除术

适用于病变广泛,肿块过大,特别是位于乳晕下与皮肤粘连形成窦道者。可行经皮下乳腺全切或乳腺单纯性切除术。

乳腺导管扩张与乳腺癌的鉴别

1、单乳头、单乳孔有血行溢液,一定要积极检查;

2、乳腺癌的发病年龄40-60岁,对乳房可及明显的肿块者,一定行各种检查;

3、乳管镜检查有明显的肿物,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4、部分病例与乳腺癌难于鉴别,故最.好行穿刺病理检查;或手术,术中常规行冰冻病理检查。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