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光绪八年),吉林将军希元向朝廷奏请在吉林铸造银元,获朝廷允准后,希元将军即令吉林机器局铸造了厂平壹两、柒钱、半两、三钱和壹钱等五种面值的银币。厂平壹两银币正面中央横镌“厂平”二字, 竖镌“壹两”二字,内圈镌钟鼎纹,外圈镌太阳纹。背面的方框内镌“光绪八年吉林机器官局监造”十二字,外圈镌太阳纹。
今日藏品——光绪八年吉林机器官局监造厂平壹两
该光绪八年吉林机器官局监造厂平壹两直径约39mm,重约26.6g。该币正面刻有“光绪八年吉林机器官局监造”12个篆字,币边有16片半圆形仿西汉铜镜草叶纹饰,有边齿。“吉”字上一竖笔画(︱)直通上之半圆草叶纹弧形中间点,下口字稍向左偏,12个篆字整体看起来很美、有力,肯定为名家所书,但横竖整排看起来就歪七扭八,这就是中国文字之特点,在书写时一定要考虑到整个书写面之布局、空间的留取。
再看钱背:半圆草叶绕环边,“厂平壹两”置中间,四个高挂似红灯笼图案,每个灯笼真正代表为龙首,龙为我们中国人之象征,龙的传人,大清一朝更是不可或缺,国家钱币上当然要有龙图,况且此币为大清第一枚机制币,更不能马虎。设计者就用抽象的图案来寓意龙首,中间再点上一黑点,即为龙眼珠。
大红灯笼高高挂,
八面珠帘垂两旁。
四角插上五大山,
千秋万事享太平。
目前,关于中国第一枚机制银币的解说,均为光绪十年吉林省铸造的一套足色纹银重一两、七钱、五钱、三钱、一钱等银币,一面刻监制年号,另一面刻吉林厂平重量字样。据说:当时吉林将军希元奏请朝廷,言及该省制钱缺乏,私商钱铺所发钱票流通于市,造成银价曾昂、物价上涨,拟先从军饷中提5000两,交吉林机器局造足色银币:一钱、三钱、五钱、七钱和一两重的银币。不久,获朝廷批准开铸,史称吉林厂平银币。此套银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式银币,因为它仍以两为单位,但它是中国最早的机制银币,开中国机器造币之先河。由于种种原因该套银币并没有获得正式发行,存世较少被泉界捧为银币十大珍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