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宣统2年(公元1910年)铸,该银币为试铸样币,仅存世2枚。庚戌春季云南造七钱二分银币最特殊之处,在于币铭有“庚戌春季”四字。中国钱币以干支纪年不足为奇,但注明季节则是绝无仅有。1910年4月1日(宣统二年岁次庚戌二月二十二日)滇越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云南省第一条铁路,长465公里,为米轨铁路(轨距1米,比全国标准轨距1.6米窄),在云南境内称“滇段”。铁路正式通车时间是该年春分(3月21日/庚戌年二月十一日)之后不久,与币面铭文“春季”吻合。据此推论,“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可能是当局为纪念此重大工程而筹备。其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发行,所以数量至为稀少。
英国希顿造币厂为陕西代制的钢模运到陕西后,不巧正值清廷整顿各省造币厂,于是陕西停止了造币厂的筹备。因此,此币只留有试铸样币。该七钱二分样币,正面点圈内镌汉文和满文“光绪元宝”字样,上镌“陕西省造”五字,下镌“库平七钱二分”六字,两旁镌花饰。背面蟠龙居中,外圈为英文,并镌有“7”和“2”阿拉伯数字,两旁镌小花饰。该币因属试铸样币,设计精美,铸工精良。
六、福建省官局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铸,目前存世量仅几枚。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朝廷批准福建省由官绅办造币厂,仿广东铸小银元,同年10月这家造币厂奉令停办,总督边宝泉收回铸币权,随即下令试铸七钱二分大银元。该币正面点圈内镌汉文和满文“光绪元宝”字样,上铸“福建官局造”五字,下镌“库平七钱二分”六字,两旁镌花饰。背面蟠龙居中,外圈为英文,并镌有“7”和“2”阿拉伯数字,两旁镌小花饰。该币因属试铸样币,仿他省龙洋设计,铸工考究。
大清银币壹两的私下交易市场如何 咨询热线:
大清银币交易,大清银币铸于宣统三年(1911),户部造币总厂制造。该厂设于天津,生产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多种式样,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在制造银元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币的主张,进入20世纪,兴起了关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
过数年,清政府才改立造币总厂于天津。京局制造的银币背面龙图为一张牙舞爪的正式大清龙图,和我国其他各省的龙图银圆大相径庭,其云龙图样常见于清正式龙袍,锦缎文书,陶瓷器,形象威武,有大国风范,历来为钱币收藏界所珍视、喜爱,加上只试铸数枚,又遭匪乱,传世甚少,为我国银币爱好者珍若供璧、名贵非凡。
大清银币壹两双喜,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银币,近代官铸机制银币中的大名誉品,铸额甚小,传世极罕。系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年为干支纪年戊申)吉林省银元局铸。也有学者认为此币系天津造币总厂铸。银币正面珠圈内镌汉文“大清银币”四字,四字中间镌一带圈的“吉”字,外围上端铸满文光绪年造,下端铸面值“库平一两”,两旁分铸“戊申”二字;背面中央铸蟠龙图,外围上端铸英文光绪,下端铸英文库平一两,两旁分铸六点花星。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银币有两各版式,即实重库平一两的样币(直径45毫米)和实重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流通币(直径39毫米),厚度均为2.5毫米。两种版式的银币文字和龙图均有明显的区别。本品为实重库平一两直径45毫米版式银币。由于传世极其罕见,很多钱币学者和收藏家没有见过真品。它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
这枚纪念币呈银白色,直径39毫米,其背面中间有“壹圆”字样,字两侧为麦穗图案,字上下方各有一行英文字母,英文字母两侧各有一个六角星;纪念币正面中间印孙中山头像,头像上方印字“中华民国”,头像下方印字“开国纪念币”,两字中间各有一幅梅花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