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9 清康熙 黄地绿彩云龙赶珠寿字纹碗一对 “大清康熙年制”款 D10.2 cm
RMB: -
备注:欧洲重要私人藏家收藏
本品撇口、深腹、圈足、内外通体施黄釉,碗心于绿彩双圈内楷书寿字,碗外口沿刻绘卷草纹与胫部的如意纹相互呼应,腹部饰以赶珠龙纹两组,间以“壬”字纹云角,寓意万寿齐天,行龙生动威猛,具有康熙朝龙纹的典型特征,底施白釉,正中落“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黄地绿彩最早出现于明初永乐年间,清康熙朝恢复前代诸多品种。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需先在瓷胎上锥刻纹饰,入窑高温烧成涩胎后,施加黄绿彩釉,再于低温烤花炉内二次烧成,因而品质精良者极为难得。据《国朝宫史》记载,清宫中皇帝、皇太后、皇后使用里外黄釉的瓷器;皇贵妃用外黄里白的瓷器;贵妃、妃使用黄地绿龙瓷器;其余偏妃贵人皆用黄地紫龙的瓷器。因为需求量较少,所以生产数量便不及其他种类。清代康熙朝之遗存更属少见。黄地绿彩为明清官窑的名贵品种,历来尤受鉴赏家青睐。与上海文物商店藏品相类,见《清代瓷器赏鉴》,页62,图61,为清宫祝贺寿诞之器。
5910 清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
D12.6cm RMB: -
备注:
1. 中国重要私人家族旧藏,1930年代移居日本
2. 日本茧山龙泉堂,1940年代
本品侈口小巧,外翻如唇,口部留白呈灯草边;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腹部暗刻三团螭龙暗纹,龙纹清晰。底部浅圈足修整圆润,胎质润白坚致,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太白尊”因形似唐代诗人李太白饮酒的酒坛而得名。豇豆红是康熙朝特有的釉色,非常名贵。外壁铜红釉分若干次吹釉而成,烧制难度比郎窑红更高,所以产量很少,多为文房用具,供皇帝内廷赏用。康熙以后,豇豆红釉烧制技艺失传。《陶雅》言:“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饮流斋说瓷》亦载:“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以豇豆红色或带苹果绿、苹果青色为多,腹有三团螭暗花,乃浅凹雕也,除康窑外历朝甚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璧。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豇豆红太白尊,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292、293,图106。藏于上海博物馆之例,刊于汪庆正编,《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香港,1998年,图版206。又一例,原属大维德爵士雅蓄,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
5894 清雍正 胭脂粉釉菊瓣盘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6.1cm RMB: -
备注:1. 托马斯科迪Thomas English Cody ()旧藏
2. 柏知尼先生收藏
本品器形优雅,胎薄体轻,直口,弧腹,圈足,整体呈菊花花朵造型,盘心略下陷,盘壁弧形并模印二十四瓣菊瓣纹,外罩嫩艳的胭脂水釉,圈足上露出细润洁白瓷胎。底施白釉,正中双圈内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雍正皇帝拟取菊之形态美感凝练于瓷艺造型之中。予菊花之形化之于器物之上始于宋代金银器和漆器,后为瓷器所摹仿,此法彰显宋人至为高雅恬静之审美情趣,让生活四季都有菊之倩影,居室周围皆生隐逸之气。雍正皇帝深谙此道,在宋人创意的基础上,他引领艺匠们创制出紫砂和诸色釉菊瓣壶以及各式菊瓣装饰元素的陈设琢器,造型丰富,品类齐全,较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雍正十一年御窑厂精心制作的十二色菊瓣盘更将胤禛对菊花的喜爱表露无遗,此套菊瓣盘取秋菊之形,隽美佳妙,配以十二道匀净莹润的釉色,彰显出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将文人的意趣融入其中,遂成旷世名品,独步古今。
深者为红,浅者为水。胭脂水釉为清宫色釉中最尊贵的品类之一,是瓷胎画珐琅的重要基本彩料,创烧于清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期盛行,其以金为着色剂,用吹釉之法施釉,经800℃低温烘烧而成,其色如仕女化妆所用之胭脂,故名。因其配方为欧洲传入,故唐英《陶成纪事碑记》称其为“西洋红色器皿”,又因其釉色似盛开之玫瑰花、蔷薇花,因此又有“玫瑰红”、“蔷薇红”之称。
传世所见,雍正御制诸色菊瓣盘的型式有二款,一款作四十四瓣,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套十二色菊瓣盘,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北京,2005年,页图版194号;另一款作二十四瓣者,数量及釉色皆较少。目前所见有柠檬黄釉、粉青釉、甜白釉、松石绿釉、胭脂红釉等五种色釉,总数量不过数例。传世仅见一对,为美国新泽西州RANNY SCHOOL旧藏,后于纽约佳士得售出,1989年6月2日,编号206。故本品属传世极罕之物,堪称清代御窑美学典雅,弥足珍贵。
2018第23届春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6月22日一6月25日
想要报名参加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展览联系我; 蓝经理
1、想了解如何简单的鉴定古玩?
2、什么样的古玩艺术品值得你去投资交易?
3、关注公众号
:magshede 获取.资讯
4、可拨打免费热线: 蓝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