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和元代的均窑怎么区分?有什么技巧

  • 发布时间:2018-06-11 16:33:01,加入时间:2018年06月06日(距今2195天)
  • 地址:中国»北京»大兴: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绿地缤纷城中心广场A座1201
  • 公司:北京宝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杨总监,手机:13381480315 微信:Y13381480315 电话:010-57468080 QQ:2187335972

鉴定评估拍卖欢迎咨询:

元钧与宋钧的主要区别在于:

1) 宋钧大多为满釉支烧,底足刷有酱色护胎釉;元钧多施半截釉,底足露胎。

2) 宋钧釉厚而匀;元钧釉厚而垂。

3 ) 宋钧胎釉细腻;元钧胎釉粗糙。

4 ) 宋钧器体上的紫红窑变弥漫全体;元钧则聚成块斑。宋钧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浑然一体;元钧釉浓处起斑彩或条纹,浅处仍见水浪。

纵观整个元代钧瓷的生产,数量都较之宋金时期有发展和提高,在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为钧瓷艺术增添了新发内容,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钧瓷精品已属凤毛麟角之作,至元末已逐渐丧失了艺术生命力的钧窑瓷器。宋代均窑始于唐,兴盛于北宋,地处河南禹县古均台和神 镇一带,宋时称均州,故名“均窑”,亦名“钧窑”或“钧州窑”,但在古代一皇帝名曰“朱翊均”后均州改名为禹州。

均窑烧造的瓷器品种较多,以钧瓷最为有名。均瓷胎质细腻坚硬,较为沉重,主要色为红色和蓝色,其釉为乳捉釉,乳浊釉的好处是可以遮蔽胎色。釉中含铜,所以在高温下呈现出红色。钧窑瓷器的颜色并不是入窑前就已经确定的,而是经过高温后金属离子所呈现的,所以又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其成品色主要为玫瑰紫、海棠红、茄色紫、梅子青、深紫、米色、天蓝、胭脂红、朱砂红、葱翠青,以及窑变的各种颜色,各色错综相间,绚烂多彩,气韵非凡。相传以胭脂红为最美,釉中有免丝纹与蟹爪纹,华丽而雅致,均瓷釉的调配技法相当独特,而且钧瓷的瓷釉较厚,厚处有7-8毫米,出窑后由于灼烧和干燥使开片与非开片之间的釉形成与众不同的花纹,早期釉上有显著的牛毛纹,盛期则多为离合状态的条纹和粗如滴露的泪痕,以及蟠曲蜿蜒的蚯蚓走泥纹,这也是均瓷的重要特征之一。

均瓷造型有尊、钵、洗、炉、花盆、盆托、奁等,主要供宫中陈设和文房使用。

现面向全国包括港澳台及海外藏家们征集以下藏品:

征集范围:

  精品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杂项清玩: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