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四川的政务长期由各路军阀把持,而铸造铜元也為其一大财政来源。为支撑军阀混战的庞大军费开支,割据一方的大小军阀,除田赋上横徵暴敛外,还纷纷自设币厂,铸造铜元。其品质日渐低劣,面值越来越大,重量越来越轻。民国十四年(1925)五月,佔据成都的四川军务督办杨森,因不满段祺瑞任用军阀刘湘来取代其军务督办之职,发动意在独霸四川的“统一全川”的战争,结果被刘湘、邓锡侯等组成的联军击败,逃至汉口。随后,邓锡侯率所部进驻成都。为括充财源,邓锡侯控制了成都造币厂,并亲自兼任厂长。
今日藏品——中华民国十五年川版二百文铜币
该中华民国十五年川版二百文铜币由广东藏家祖传所得。民国十五年(1926),在所部被编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的当年,为维持扩充军力等经费开支,决定铸造减重的新版铜元。在此背景下,大為减重的民国十五年四川嘉禾铜元开始铸发。其面值,分二百文、一百文、五十文三等。其中,二百文重约15克,一百文重约9克,五十文重约6克,分别与民国初年的五十文、二十文、十文铜元重量相近,可见其减重之甚。
民国十五年四川贰百文铜元是军阀统治时期四川成都造币厂出品,由于极为稀少,拍卖场已经多年未见其好品相的踪影,该钱币确实为民间留存下来的历史真币。正面币中心突起,上面以阳文铸省(局)简称川,左右有十字空心花,边缘内上镌中文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七字、边缘下携中文书“每枚当贰百文”背面中央为数字200,四面为半圆形图案,图中有花叶。
文中此中华民国十五年川版铜币二百文直币面整体设计和谐,图案精美,工艺技术特别精益求精。包浆明显,表面平整光洁,字迹清晰可见,欣赏价值及市场经济价值不可估量,是一组难得的艺术珍品!
中华民国十五年川版铜币是铜元收藏研究中数量较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类,甚至可以说是民国铜元的主体品种,是近代中国钱币中的精品,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珍贵的中华民国钱币记录了辛亥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由于历经百年风雨,存世量极为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爱好者青睐,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