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灯笼也是为了防止风吹灭灯火而制成的用具,室内神龛使用的灯笼是木质框架。而室外的则有坚实的石灯笼,一般都是立在地上的灯幢。
石灯笼也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用各种石材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品。石灯笼是一种东亚传统照明用具,源自中国。最早雏形是中国供佛时点的灯,也就是供灯的形式,后来传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地,具有表明“立式光明”的意思。现今石灯笼广泛用于寺庙和园林建筑。
石灯笼常被作为茶室的一种露天装饰物而广泛进入庭院装饰。随着石灯笼用途的改变,石灯笼的样式也就更加多样化了,例如出现了三脚或四脚的雪见石灯笼,同时对竿和笠的部分也给予新的设计石灯笼的式样由模仿进入创新。
一般为花岗岩石灯笼,常见的为:芝麻白石雕笼,青石石灯笼、芝麻灰石灯笼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不止寺庙园林使用石灯笼,房地产商也开始使用石灯笼来做小区、别墅、度假村的庭院装饰,而且款式、材料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