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伟,笔名少伯,一九七二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蜀山南麓。与众多陶艺大师皆为相邻,少伯幼师聪慧,家学渊源,自小好学,加上大师们的耳濡目染,逐渐催发了他的艺术天份,儿时便喜欢临摹颜真卿、柳公权、文征明碑帖;稍长又迷上绘画,多年坚持,他练就一手好字,绘画方面亦略有所成。
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少伯深谙个中道理。艺术品位达到一定境界,入省陶校陶艺专业学习紫砂制作陶刻后,进而又参加中国美术学院书画高级研修班函授学习直至结业。
自此,少伯创立了“师竹斋”紫砂陶艺工作室,醉心艺术,并转艺多师,从顾绍培高徒贺洪清学全手制陶,任淦庭高徒任松佩(小松)学陶刻刀法,储云、江云祥等大师学书习画在紫砂造型、设计、金石书画等各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尤以陶刻装饰见长,临摹陈曼生内容和字体风格。长期潜心临摹,体会古人的笔墨,造境方法,并以刀代笔用于紫砂陶刻。是紫砂壶制作与陶刻于一身的新一代中青年精英,极具潜力。
清人吴骞曾在《阳羡名陶录》中这样描述紫砂之形:“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到位地表达了“方圆”变化之奥妙。胡立敏的“双线竹鼓”壶便渗透了中华哲学中“方圆之道”的独特哲理。作品线条挺括有力,壶身饱满而富有张力,整件作品体现了胡立敏本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领悟——以壶喻人,“外圆内方”,以正气得“方”之神韵,以圆融悟处世之度。纹饰的竹叶隐含竹林之风,以竹之姿态暗喻作者性格之高洁,令人在摩挲把玩之余顿开心胸。
长久浸淫在传统器型当中的胡立敏对中华文化深有领悟,对每一种器型的理解也有独到之处。邵大亨制“德钟”正是一款蕴含儒家文化精髓的器型。胡立敏制的“德钟”撷经典之魂,呈古器神韵,壶身如“盅”字形,圆形平钮与壶身形似,直流、耳形魞,壶肩线条圆转,过渡自然,疏朗大气。整件作品泥色纯一、庄重儒雅、质朴大度、沉稳周正,正是君子之风。
传统文化是智慧的宝库,胡立敏在用自己的智慧将之一一汲取,为紫砂生花。
更多高老师精品紫砂,欢迎添加: (长按可复制),添加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