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我们的誊写形式和用具发生了排山倒海的转变,除少少数字画家及水墨喜欢者外,砚台已经脱离适用的领域,完全变为案头的鉴赏品和珍藏品。因此,唐以前甚至到汉代的砚石,只管其历史价值很高,甚至有的砚石也很名贵,但因工艺鉴赏价值相对较弱,其市场价格并不高。明清两朝之后,砚台工艺精品尤多,纹饰雅观,特殊获得藏家的喜欢。尤其是“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月的藏品,砚式上承历代,百花齐放,威风凛凛威风凛凛多样。取材之普遍为历代所不能及,更是藏家求之不得的宝物。但就砚台市场的整体体现而言,尤以文人砚与宫廷砚领衔古砚市场。
近两年来,砚台的价格依旧维持在高位,2012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中,一方清铭紫云砚估价150万~250万元,成交价高达586.5万元;2014年,一方梁金凌清明上河图砚成交价更是高达2200万元。
本公司近几年对明清砚台市场分析估价:
黄花梨砚台盒价格:日期:
方纲砚台---价格:日期:
方纲砚台---价格:日期:
清乾隆七色和田玉砚台价格:日期:
白玉砚台---价格:日期:
清乾隆七色和田玉砚台价格:日期:
国内明清砚台收购哪里服务好,明清砚台哪里鉴定交易好
砚台价格,现实上,在中国古代,砚的职位远远高于其他许多门类的艺术品。除了文人喜欢之外,与皇家、官家的痛爱不无关系。砚台非是寻常家用摆件或生涯适用器皿,而是直接为上层修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致宗教等方面服务的主要工具。南唐后主李煜就痴迷砚台,“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宋李之彦《砚谱》)李煜在位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置了“砚务官”,“命以九品之服,月有俸廪之给”。到了宋代,更是“文人天子”辈出,宋仁宗、宋徽宗等留下了许多与砚有关的故事,宋高宗还亲自加入对砚台石品的讨论(《翰墨志》)。文治武功的乾隆天子对砚台更是情有独钟,亲自主持编撰了《西清砚谱》。松花砚也因康熙、雍正、乾隆的浏览,被康熙封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从而名扬四海。帝王们对砚台的青睐,往往为追求完善而不计工本,无论材质照旧工艺都可以举天下之力,因此,今天的市场上,宫廷砚往往与天价相连。
端砚工序多而且详尽,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曾经诵咏端砚曰:“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以是在诸砚之中,以端砚为首,拍出高价的也往往都是端砚。早在1992年,曾被张大千珍藏过的一件端砚,以38.5万港元的价格成交;2004年苏州翰海春拍中,一件清康熙“绿端石夔龙纹砚”,以176万元的价格成交。端砚之后,当属歙砚。后主李煜对歙砚也极为推许,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明清之时多精品,可是并不是越古老的砚台就越值钱。
近几年明清砚台市场行情价格:
清·竹雕诗文紫砂砚台价格:日期:
白玉砚台---价格:日期:
清乾隆七色和田玉砚台价格:日期:
清乾隆七色和田玉砚台价格:日期:
方纲砚台---价格:日期:
骨雕砚台---价格:日期:
为什么不能送砚台,古砚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的每一个造型,每一套工序,每一组镌刻纹样,都代表着一个时期砚的历史演变和深条理的砚文化内在甚至整个社会的人文生长。古砚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做到了“传承”与“创新”。“传承”古砚艺术,不是按原样复制,艺术“创新”也不是随意乱作,是它的时代对早期的古砚的延续以及今世对它的诠释和明确。
即即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急后,经济疲软的几年里,砚台的拍卖成交额也相当亮眼,如2009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中,“吴昌硕铭、沈石友铭石破天惊端砚”以235万元成交;2010年,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其时打破了砚台拍卖的天下纪录。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受到历代文人追捧。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更是亲爱藏砚。自古就有“米癫拜石”的千古韵事,曾有一位江南巨贾央求米芾这位“砚痴”,愿以一座园林豪宅换得他所藏的一方南唐后主李煜的灵璧石砚。砚台自古就有投资珍藏价值,由此可见一斑。